《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问答(5)至(8)索引
被引量:217
Index for Questions and Answers on the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 GB50011-2001 (5) to (8)
出处
《工程抗震》
2004年第1期53-54,共2页
Earthquake Resistant Engineering
同被引文献509
-
1孟萍,潘文,黄海燕.云南地区村镇木结构房屋震害分析及补救措施[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27(S1):202-205. 被引量:19
-
2谷军明,缪升,杨海名.云南地区穿斗木结构抗震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27(S1):211-216. 被引量:33
-
3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的通知[J].中国建设信息,1999,0(24):15-15. 被引量:22
-
4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的通知[J].中国建设信息,1999,0(24):16-16. 被引量:22
-
5赵伟,邵颖.浅谈钢筋混凝土构造柱[J].林业科技情报,2004,36(2):11-11. 被引量:6
-
6林本海,王离.静压桩承载性能的分析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25(3):120-124. 被引量:32
-
7李志刚,王浩,郝际平,蔡益燕.偏心支撑框架的设计计算方法[J].钢结构,2004,19(3):4-7. 被引量:15
-
8殷芝霖.钢筋混凝土框架扁梁结构设计[J].工业建筑,1993,23(12):18-22. 被引量:5
-
9成利民,王如金.杭州湾大桥岩土工程勘察[J].上海地质,2004(3):1-5. 被引量:2
-
10游晋华.高层结构抗震中的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2004,30(19):34-35.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217
-
1龚昌基.轻钢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审图札记之一[J].福建建筑,2005(2):42-43.
-
2林苏建.带箱形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福建建筑,2005(4):96-98. 被引量:2
-
3龚昌基.多层及高层结构设计计算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审图札记之四[J].福建建筑,2005(Z1):250-251.
-
4邢宇帆,王海鹰.既有幕墙安全性评估的计算分析与试验研究[J].广州建筑,2006,34(4):17-21. 被引量:3
-
5王小梅.带边梁平板—异形柱框架结构受力性能研究[J].山西建筑,2007(7):5-6.
-
6张志强.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布置探讨[J].山西建筑,2007(8):79-80. 被引量:2
-
7潘坚力,叶帆.小高层建筑结构型式的探讨[J].中外建筑,2007(9):106-109. 被引量:1
-
8吕剑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地下水的影响及对策[J].四川建材,2007(1):98-100.
-
9陈嘉俊.论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几个要点[J].四川建材,2007(2):212-213. 被引量:4
-
10王荣豪.对框架梁端弯矩调幅问题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7(2):225-22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364
-
1韩克鹏.带转换楼层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方式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10):80-82.
-
2陈信堂,杨飞标.既有外墙与内部新增钢框架协同设计与抗震分析[J].建筑结构,2023,53(S01):773-779.
-
3李傲赢,蒋良潍,罗强,秦浩锋,叶欢.国内工程行业规范中的地震作用对比分析[J].建筑结构,2019,49(S02):344-349. 被引量:2
-
4刘正保,孙剑,沙云峰.独立基础基底尺寸的直接计算方法[J].福建建筑,2005(Z1):229-231. 被引量:2
-
5郑炳旭,魏晓林,陈庆寿.钢筋混凝土高烟囱爆破切口支撑部破坏观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z2):3513-3517. 被引量:23
-
6孟萍,潘文,黄海燕.云南地区村镇木结构房屋震害分析及补救措施[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27(S1):202-205. 被引量:19
-
7黄海燕,叶燎原,缪升,王文玺.云南地区村镇建筑的抗震设防对策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27(S1):206-210. 被引量:7
-
8苏琪,苏琳.用系数法计算多层砌体房屋水平地震作用和楼层剪力[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8,30(4):125-128.
-
9陈耀,蔡建国,冯健,王靖.某医院大厅新建钢结构工程加固设计[J].钢结构,2009,24(1):37-40. 被引量:7
-
10林贤条.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研究[J].硅谷,2008,1(11):71-71. 被引量:4
-
1林涛.浅析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要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320-320. 被引量:1
-
2沙安,孙建华,白雪霜,毋剑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问答(8)[J].工程抗震,2003(4):43-45. 被引量:6
-
3李庆松.特征周期对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影响[J].工程建设,2012,44(3):16-18. 被引量:1
-
4沙安,毋剑平,孙建华,白雪霜.《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问答(6)[J].工程抗震,2003(2):43-46.
-
5宿奎聚.抗震设计中特征周期值的选取方法[J].工程勘察,2008,36(S2):104-106.
-
6宿庚,王艳红,张慧.浅谈风景名胜区的景观规划[J].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20-220.
-
7王雪飞,杨鸣.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2(23):101-101.
-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相关问题释疑②[J].特种结构,2008,25(3):111-111.
-
9夏蕊芳,闫帅平,冯程程.设计特征周期的影响因素[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2,29(2):99-102. 被引量:7
-
10欧阳凯.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9X):298-29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