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大灰食蚜蝇的生物学及对麦蚜控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84~1987年研究结果表明大灰食蚜蝇在本区一年发生5代,以成虫或老熟幼虫在菜田浅土下越冬。第一、二代幼虫主要发生在麦田,为麦蚜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幼虫全期捕食量399.38±44.0头,以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猎物蚜虫密度对捕食量的反应呈负加速曲线,属逆密度制约。田间笼罩试验单头幼虫平均能控制蚜量64.7头,其控制效果为74.8%。并根据蝇蚜比与蚜变系数的直线回归式,确立在现行麦蚜为害损失经济允许阈值小麦扬花、灌浆初期,百株蚜量500~600头,蝇蚜比1:80以下为田间利用指标。经大田验证是符合的。
出处 《昆虫天敌》 CSCD 1989年第3期116-121,共6页 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杨奉才,邓树昌,迮福惠.七星瓢虫及大灰食蚜蝇控制麦蚜指标的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1988(02).
  • 2杨奉才,迮福惠,林贵禄.麦田食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治蚜效果[J]山东农业科学,1988(02).
  • 3张根桥.捕食性天敌对棉蚜控制作用的研究[J]昆虫知识,1985(03).

同被引文献62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