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京地区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松褐天牛又名松天牛、松墨天牛Monochmus alternatus Hope 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携带者和传播者。众所周知,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1905年该病从美国经九洲长崎港传入日本后,在日本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国自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此病以来。
作者
安榆林
机构地区
南京动植物检疫所
出处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7-139,共3页
Plant Quarantine
关键词
松褐天牛
生物学特性
分类号
S763.380.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8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239
同被引文献
158
1
曾宪勤,刘正忠,郑红军.
松褐天牛两种引诱技术防治比较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3):20-24.
被引量:6
2
黄金水,何学友,杨希,徐耀昌,林庆源.
FJ-MA-02引诱剂林间松墨天牛引诱效果及活虫捕捉器的研制[J]
.林业科学,2003,39(S1):153-158.
被引量:41
3
宋红敏,张清芬,韩雪梅,徐岩,徐汝梅.
CLIMEX:预测物种分布区的软件[J]
.昆虫知识,2004,41(4):379-386.
被引量:73
4
陈晨珠.
FJ-MA系列松墨天牛引诱剂及诱捕器的应用方法[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2):41-42.
被引量:3
5
曹敏慧,唐朝晖,黄洲康,陈玉洁,文国华,文德其.
南岳高山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J]
.中国森林病虫,2004,23(4):25-27.
被引量:12
6
王玲萍.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23-26.
被引量:73
7
赵宇翔,董燕,徐正会.
云南省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2004,23(5):13-16.
被引量:23
8
王晓艳,王玉连,陈顺立,黄志森.
红腹柄天牛幼虫的空间格局[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4):357-360.
被引量:12
9
来燕学,李国平,王亚红,张毅丰,周永平.
苦烟制剂、BV制剂扑杀松墨天牛成虫及防治松材线虫病试验[J]
.江苏林业科技,2005,32(1):4-7.
被引量:12
10
沈英杰.
赣北松墨天牛生活习性和为害情况的调查[J]
.昆虫知识,1994,31(1):26-2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5
1
王玲萍.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4,31(3):23-26.
被引量:73
2
黄金水,汤陈生,宋惠芬,陈青松,康文通,何学友.
厦门市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Ⅰ:生活史[J]
.华东昆虫学报,2005,14(2):118-121.
被引量:28
3
黄志森.
红腹柄天牛的生物学特性[J]
.华东昆虫学报,2005,14(2):128-131.
被引量:6
4
汤陈生 ,黄金水 ,陈青松 ,宋惠芬 ,康文通 ,何学友 .
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Ⅱ:生活习性[J]
.华东昆虫学报,2005,14(3):209-213.
被引量:13
5
孔维娜,王慧,李捷,赵飞,马瑞燕.
温湿度对松墨天牛越冬幼虫寿命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3):294-295.
被引量:21
6
王玉,宋玉双,臧秀强,尤纪雪.
两种指示剂对松材线虫病病木的测试[J]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4):371-376.
被引量:10
7
邓育宜,赵贞伟.
松墨天牛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控制技术[J]
.河南林业科技,2006,26(4):53-55.
被引量:2
8
唐朝晖,曹敏慧,王明旭,文国华,胡秋桂.
南岳山麓松墨天牛生活史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2007,34(5):34-35.
被引量:3
9
李百万,柳建定,赵宝安,王菊英,舒金平.
浙江余姚地区松褐天牛羽化规律的研究[J]
.华东昆虫学报,2008,17(1):39-43.
被引量:6
10
姚松,汪来发,朴春根,束庆龙.
林分因素对松墨天牛种群数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3):411-415.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239
1
刘郁林,林世滔,宋墩福,陈聪,卢丽,邱志轩.
基于GIS和地统计的章贡区松褐天牛的监测预警研究[J]
.中国植保导刊,2020,0(1):40-47.
被引量:3
2
谢美崇.
松枯死木清理对松墨天牛数量的影响[J]
.林业勘察设计,2013,33(1):97-98.
3
王晓艳.
红腹柄天牛危害与寄主树种的关系[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3):31-34.
被引量:2
4
陈晨珠.
FJ-MA系列松墨天牛引诱剂及诱捕器的应用方法[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2):41-42.
被引量:3
5
王玉嬿,李海燕,舒超然,郭志红.
南京地区黑松、马尾松松材线虫病病、健木pH值的比较[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14(S1):98-102.
被引量:3
6
陈凤毛,汤坚,叶建仁.
松材线虫病鉴定方法与评价(综述)[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1):22-25.
被引量:23
7
来燕学.
用松枝解剖法快速检测松材线虫病原[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2):188-192.
被引量:7
8
黄金水,何学友,杨希,陈纪文,陈红梅.
FJ-MA-02引诱剂林间松墨天牛引诱效果及应用[J]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5.
被引量:32
9
杨希,黄金水,何学友,王丽贞,康文通,张思禄,范弘达.
福建省马尾松枯死木中线虫检测结果分析[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24-27.
被引量:4
10
翁少容.
松墨天牛发生面积与气温及雨量的关系[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1):94-95.
被引量:10
1
江刚.
贵州省松褐天牛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
.中国西部科技,2012,11(4):64-65.
2
陶世琪.
南京地区郁金香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1996,24(4):53-54.
被引量:6
3
诸德建,沈士林.
南京地区大棚栽培葡萄试验[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9(2):33-34.
4
胡学兵.
松褐天牛的防治方法[J]
.江苏林业科技,1991,18(4):35-35.
被引量:1
5
李志文,郭爱英,张春玲.
松褐天牛研究初报[J]
.河北林业科技,1992(1):33-35.
被引量:3
6
宋玉双.
浅谈我国松材线虫病的综合治理[J]
.森林病虫通讯,1992(3):26-28.
被引量:5
7
宣善德,曹德明.
饵木诱卵防治松褐天牛试验报告[J]
.安徽林业科技,1993(3):28-29.
8
佘鹏湘,陈振旅,王小龙.
南京地区奶牛酮病病因和诊断的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13(2):106-111.
被引量:9
9
胡新芒.
南京地区切花百合的促成栽培[J]
.江苏绿化,1998(1):32-33.
10
中村充博.
利用红颈啄木鸟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2000,27(5):48-49.
被引量:1
植物检疫
199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