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名儒草堂诗馀》刍议
被引量:
3
On "The Collected Ci of Notable Scholars' Cottag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全宋词》、《全金元词》从《名儒草堂诗馀》采入大量的词,但未择善本,校勘也有欠缺。是书是一部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词选,它是在《草堂诗馀》不断翻刻的风气下成书的,它的编选意图是反映江西词人的爱国情感、亡国哀思,但也有适度冲淡编选意图之意。后人据是书提出江西词派的说法不能成立,而仅据是书去研究江西遗民词人群,也是偏颇的。
作者
刘荣平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年第3期31-36,共6页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关键词
《名儒草堂诗馀》
江西词派
地域特色
爱国精神
艺术风格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刘庆云.
江西词派之词学观论略[J]
.中国韵文学刊,1995,9(2):62-68.
被引量:7
2
吴熊和.宋人选宋词十种跋[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2).
3
吴企明.
刘辰翁年谱[J]
.中国韵文学刊,1990,5(2):56-73.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8
1
邱昌员.
宋代“江西词派”商榷[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82-86.
被引量:2
2
吴翔明,张睫.
一声幽谷鸟,满眼故园花——刘辰翁诗歌爱国情感考略[J]
.作家,2008,0(10):139-140.
3
王辉斌.
唐宋词分派研究述评[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1):12-16.
4
李璞.
论须溪词的遗民意识[J]
.中国韵文学刊,2009,23(2):54-63.
5
潘建国.
《世说新语》元刻本考——兼论“刘辰翁”评点实系元代坊肆伪托[J]
.文学遗产,2009(6):65-77.
被引量:11
6
曹军黎,刘荣平.
刘将孙简谱[J]
.中国韵文学刊,2010,24(4):88-96.
7
王维亚.
临川二谢(谢逸、谢薖)词比较[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3):27-29.
8
李璞.
刘将孙行踪考辨[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4):139-140.
被引量:3
9
李成晴.
李鹤田临安之行与相关诗作的考察[J]
.北京社会科学,2015(6):77-82.
10
王晓鹃.
《班马异同评》研究三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1):66-75.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3
1
诸葛忆兵.
《词综》编纂意图及其价值[J]
.江海学刊,2001(2):160-164.
被引量:5
2
刘荣平.
以《天机馀锦》校证《山中白云词》[J]
.文献,2000(3):132-141.
被引量:2
3
姚学贤.
陈耀文及其《花草粹编》[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2):12-13.
被引量:1
4
肖延恕.
李煜《菩萨蛮》三首非为小周后而作[J]
.中国文学研究,1985(1):104-106.
被引量:1
5
许春燕.
《名儒草堂诗余》版本与作者浅探[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9(4):8-13.
被引量:1
6
乔光辉.
《天机馀锦》“敏政识”探微[J]
.中国韵文学刊,1999,13(2):91-92.
被引量:5
7
许春燕.
从《名儒草堂诗余》看江西词派[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4):114-118.
被引量:2
8
余靖静.
《名儒草堂诗余》新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4(6):31-31.
被引量:1
9
牛海蓉.
也谈《乐府补题》的寄托[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2):148-152.
被引量:2
10
文史,1981,12.
引证文献
3
1
刘荣平.
论《绝妙好词》对词学思想的影响[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2):92-97.
被引量:3
2
王毅.
凤林书院体与“稼轩词风”辨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1):132-136.
被引量:2
3
朱志远.
论百年元明词选研究的历程与意义[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7(1):41-4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萍.
简论周密雅词及其词学思想[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21(1):75-77.
2
蒋紫云,邓洪波.
2009年书院研究综述[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1(5):109-114.
3
孙文婷.
一从草窗选词后,千古风雅说到今——《绝妙好词》研究综述[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4-39.
4
张仲英.
南宋辛派词人的用典方式探析[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26(6):104-107.
5
陈静,黄艳红.
释“绝妙好辞(词)”——对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的一种审视[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7):4-7.
1
刘荣平.
《名儒草堂诗馀》析论[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107-112.
2
邱昌员.
两宋江西词发展及其贡献的定量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4(3):113-119.
被引量:3
3
刘庆云.
江西词派之词学观论略[J]
.中国韵文学刊,1995,9(2):62-68.
被引量:7
4
邱昌员.
宋代“江西词派”商榷[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82-86.
被引量:2
5
黄健保.
浅谈北宋晏欧词[J]
.创作评谭,1999(4):54-55.
6
陈水根.
凤林书院词人詹玉的词[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3(6):83-86.
7
黄健保.
江西词派研究述评[J]
.新余学院学报,1999,15(2):24-27.
8
金鑫,龙溪虎.
宋末元初江西爱国词人群体论略[J]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6,25(4):40-43.
被引量:1
9
焦印亭.
献疑《全元文》第十卷“赵文的生卒年”[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3):88-88.
10
謝桃坊.
江西词派辨[J]
.词学,2005(1):50-64.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