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8-50,共3页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参考文献7
-
1伯顿·克拉克著 王承绪译.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
2.[M].,..
-
3.卡斯柏尔演讲.研究集大学的优越性[A].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2).
-
4S.E.Morison. Three Centuries of Harford1636--1936,Har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7,335.
-
5布鲁贝克著 王承绪译.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2,33).
-
6Vannevar Bush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The Endless Fronter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Washington D.C, 1960,D,Vill
-
7伯顿·克拉克著 王承绪译.探究的场所[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51).
共引文献15
-
1王西林,朱海滨,曹莉萍.精神分裂症发病时对配偶的情绪影响及其社会支持的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04,17(3):154-155. 被引量:8
-
2陈克正,高晓燕.新生鼠肺出血时肺组织中内皮素-1、一氧化氮合成酶及丙二醛的水平与表达[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7):453-456. 被引量:8
-
3李杏,郭耐强.浅谈HIV职业暴露的应对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7):332-333. 被引量:9
-
4赵瑞华,李翔,张述,王东红,姜葆华,郑军,张兆元,赵素蕊,沈英.复元冲剂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00-202. 被引量:7
-
5黄彬,陈丽明,于海波.除幽养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2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47-247.
-
6NT.WANG.对中国汇率问题的我见[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4):9-11.
-
7梁蓉,李孝建.大面积烧伤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8):112-113.
-
8白玉山,于鷃.侯氏制碱法中的绿色化学思想[J].化学教学,2004(9):47-49. 被引量:10
-
9曹汉斌,王刚.浅论大学教学的错位与回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91-93. 被引量:20
-
10张健,林伟连,张国昌,许为民.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学位结构优化研究——背景·原则·重点·措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7):16-2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7
-
1张大良.南京大学理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4(5):20-26. 被引量:4
-
2[1]段宝岩.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5-06-22(11).
-
3[3]盖哈德·卡斯帕尔.研究密集型大学的优越性[N].人民日报,1998-08-18(11).
-
4张东向.以科研推进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发明与创新,2003,.
-
5陈威.工科本科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发明与创新,2003,.
-
6周寄中.重点支持20所研究型大学[N].科技日报,1998-6-6.
-
7马万华.从伯克利到北大清华--中美公立研究型大学建设与运行,2004.
-
8段宝岩.关于研究型大学的思考,2005.
-
9盖哈德 卡斯帕尔.研究密集型大学的优越性,1998.
-
10蒋树声.基础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基础科学,1999,0(1):51-5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8
-
1赵恩祯,周哲彦,辛林,许力.挖掘科研资源提升本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5):40-41. 被引量:2
-
2危毅.论学科建设中信息导航的内容框架和组织形式[J].图书情报知识,2005,22(6):81-83. 被引量:2
-
3刘向阳,强洁.基于区域创新视角的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因素分析[J].广西轻工业,2006,22(6):111-113. 被引量:1
-
4李俊.论高校教学与科研之互动关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3):80-84. 被引量:15
-
5王静.刍议大学生学习与科研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9):42-43. 被引量:2
-
6阎丽杰.论高校科研如何促进教学[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10(2):56-57. 被引量:8
-
7王丽君.中外研究型大学比较研究之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3):83-88. 被引量:2
-
8赖晓东.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材料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8):135-138. 被引量:1
-
9赖晓东.浅议资金对经管类实验中心建设成效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64-165. 被引量:1
-
10赖冬志,周颖,陈文兴.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经验——以纺织工程重中之重学科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6):979-982.
-
1自行车的品牌[J].初中生学习(低),2003,0(12):28-29.
-
2叶扬波.保障多样性和卓越性——美国高校招生和录取制度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4,27(11):13-20. 被引量:3
-
3向芬.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6,0(35):49-49.
-
4汪光梅.研发卓越课程,润泽学生生命[J].新教育(海南),2014,0(16):5-6.
-
5李琳玲,李鸣.高校德育模式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2011,26(5):150-152. 被引量:3
-
6董彦邦,贾佳.中国大学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卓越性的特点分析——基于台湾“世界大学科研论文质量排行榜”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6(9):44-51. 被引量:8
-
7李树良.数学知识的功能及数学教学的价值取向——辩证的小学数学教育系列思考之五[J].辽宁教育,2004(5):60-60.
-
8罗小娟.柏格森生命哲学视野下的卓越教师卓越性阐释[J].现代大学教育,2016,32(4):12-18. 被引量:15
-
9刘兴凯,左小娟.科研卓越框架(REF):英国高校科研评估的改革及价值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5(24):53-55. 被引量:1
-
10邰学群.论省属高校对地方经济文化的引领作用[J].教育探索,2010(5):30-31.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