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京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3,共4页
同被引文献46
-
1田君.口罩设计与呼吸防护的进化[J].装饰,2020(2):30-37. 被引量:6
-
2唐山.江西鄱阳发现宋代戏剧俑[J].文物,1979(4):6-9. 被引量:6
-
3臧健.奁史——古代妇女生活的百科全书[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3):81-84. 被引量:5
-
4万秀锋.外国香水进清宫[J].紫禁城,2007,0(3):198-203. 被引量:1
-
5武仲平.牛年说“牛戏”[J].当代戏剧,1997(3):57-57. 被引量:2
-
6梁晓萍.遮蔽与敞开:身体观念与身体写作——兼论消费时代女性书写的焦虑与出路[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5):148-153. 被引量:3
-
7杨兴梅.从劝导到禁罚:清季四川反缠足努力述略[J].历史研究,2000(6):80-95. 被引量:20
-
8张炼红.从民间性到“人民性”:戏曲改编的政治意识形态化[J].当代作家评论,2002(1):40-47. 被引量:25
-
9钟敬文.《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02页.
-
10《牛郎和织女》,黄问白.《小朋友传说》(下册).上海北新书局,1931年,第39-42页.
二级引证文献11
-
1谢云冲.从文学作品中“牛郎织女”传说的演变看文化的传承发展[J].文化与传播,2020(2):10-14. 被引量:1
-
2王尧.2014年度传说研究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4):11-14.
-
3黄景春,张淦.中国少数民族天鹅处女型故事情节结构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3):36-42. 被引量:7
-
4布莉莉.《新民晚报》“晚会”副刊与通俗文艺传统[J].当代文坛,2017(5):75-79. 被引量:10
-
5毛巧晖.民间文学批评体系的构拟与消解——1949—1966年“搜集与整理”问题的再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18,0(2):199-207. 被引量:15
-
6毛巧晖.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七十年[J].民间文化论坛,2019,0(6):38-49. 被引量:15
-
7毛巧晖.神话资源现代转换的话语实践——以葛翠琳1949—1966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为中心的讨论[J].文化遗产,2021(2):105-110. 被引量:5
-
8伊涛.神话的真实发生与婚姻制度的道教反抗[J].深圳社会科学,2021(4):138-150. 被引量:2
-
9朱家钰.民间故事角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民间文化论坛,2022(6):38-48. 被引量:5
-
10郭海文,米佳鑫.身体史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女性卫生行为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171-182.
-
1于晶.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举办青年演员专场演出[J].中国京剧,2013(12):31-31.
-
2京剧经典传统大戏影片《龙凤呈祥》、《霸王别姬》顺利杀青[J].中国京剧,2013(9):1-1.
-
3三地青年票友 春节欢聚天津[J].中国京剧,2006(3):37-37.
-
4“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J].上海戏剧,2015(2).
-
5叶铁森,信霞.海峡两岸桃李情——苏广忠台北收徒[J].中国京剧,2013(2):19-19.
-
6咪拉.孟宪腾 比赛要拿出百分之百的信心和努力[J].北京纪事,2013(8):48-49.
-
7国家京剧院“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展演开幕[J].中国京剧,2012(4):24-24.
-
8封底人物介绍:高彤[J].中国京剧,2006(5):11-11.
-
9霍新华.关于景泰蓝设计[J].上海工艺美术,2005(3):92-9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