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角度看今昔茶馆文化的变迁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茶馆在近代以前的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它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 ,并承担了广泛而又复杂的社会功能 ,是传统中国最大众化的公共空间。解放以后 ,由于种种原因 ,在大城市中茶馆几乎销声匿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茶馆又重新出现在繁华的街头 。
作者
李晓南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40,共6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茶馆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社会生活
分类号
C913.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9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3
1
刘风云.明清城市的文化探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颉人.李颉人选集(第一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3
何满子.茶馆冠天下[A]..文化人视野中的老成都[C].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
同被引文献
179
1
沈费伟,诸靖文.
数据赋能:数字政府治理的运作机理与创新路径[J]
.政治学研究,2021(1):104-115.
被引量:206
2
孟天广,黄种滨,张小劲.
政务热线驱动的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创新——以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为例[J]
.公共管理学报,2021(2):1-12.
被引量:82
3
吴恺,叶青.
浅析茶馆室内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J]
.科技资讯,2008,6(14).
被引量:16
4
刘清荣.
中国茶馆形制、功能的演变与前瞻[J]
.农业考古,2009(6):193-200.
被引量:13
5
倪群.
近代杭州茶馆[J]
.农业考古,1999(2):142-144.
被引量:5
6
盛晓明.
从公共性到主体间性——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转向[J]
.浙江学刊,1999(5):58-63.
被引量:14
7
赵映林.
十里秦淮茶馆簇拥——漫话旧时南京夫子庙的茶馆[J]
.农业考古,1993(2):82-84.
被引量:2
8
张寿祺.
近百年来广州茶座风情的变化[J]
.农业考古,1993(2):88-92.
被引量:5
9
赵映林.
镇江茶馆寻踪[J]
.农业考古,1993(4):173-175.
被引量:2
10
赵映林.
五花八门的茶馆和茶馆的取名[J]
.农业考古,1992(4):112-11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2
1
周光凡.
《茶馆》的主题真的是“葬送三个时代”吗?[J]
.戏剧艺术,2005(3):38-44.
被引量:11
2
宋毅彬,姜含春.
中国现代茶馆发展初探[J]
.中国茶叶加工,2006(2):42-44.
被引量:9
3
施梁,吴晓.
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3):71-73.
被引量:7
4
刘佳燕.
公共空间的未来:社会演进视角下的公共性[J]
.北京规划建设,2010(3):47-51.
被引量:4
5
李晓军.
近年来的茶馆研究综述[J]
.农业考古,2012(2):83-90.
被引量:1
6
张轶青,蔡碧凡,苏祝成.
上海茶馆的社会历史变迁[J]
.农业考古,2013(5):105-109.
被引量:1
7
AlixL.Paoltre,王正华.
采用新型合金做充电电池的电极材料,提高了电池的性能[J]
.今日电子,2002(5):3-3.
8
郭占锋,张和荣,菅路洁.
文化适应视域下西部地区农民集中居住研究——以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X社区为例[J]
.中国名城,2015,0(12):13-23.
9
顾胜楠,吴昊.
2000年以来国内茶馆研究综述[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7,17(1):93-98.
被引量:3
10
吴菲菲,张航,杜承,张思维.
浅析我国农村茶馆的活动与政府管理[J]
.才智,2014,0(16):331-33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朱言坤.
政治、文化与审美的多重建构——老舍《茶馆》及其论争研究[J]
.南大戏剧论丛,2019(2):182-192.
2
胡和平,叶云霞.
《茶馆》与国民性[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8(2):67-69.
被引量:2
3
蔡爱国.
专制与利益的联姻及亚社会的没落——论《茶馆》的潜在主题[J]
.四川戏剧,2007(6):41-42.
被引量:1
4
孙静,谢泉,吴晓.
基于文化环境建构的校园雕塑建设研究--以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老校区为例[J]
.规划师,2008,24(6):28-32.
被引量:16
5
赵甜甜.
城市休闲茶馆的涌现和功能——基于泰安TY茗茶馆的个案调查[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30(2):113-116.
被引量:1
6
赵甜甜.
茶馆功能的演变[J]
.广东茶业,2009(2):31-34.
被引量:5
7
赵甜甜.
茶馆功能的演变[J]
.中国茶叶,2009,31(7):26-28.
被引量:6
8
吴晓,徐卞融,孙世界.
城市景观视野下雕塑建设的系统性导控初探——以山东广饶县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10(2):84-86.
被引量:1
9
吴昊.
重视当代公共空间属性对环境雕塑创作的限定与启发[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0(5):62-64.
10
王松杰,吴晓.
城市中的雕塑——雕塑的“城市性”初探[J]
.建筑与文化,2010(7):94-97.
被引量:1
1
郏磊.
社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平台[J]
.开放潮,2005(9):61-61.
2
李伟东.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2009(4):29-33.
被引量:57
3
朱晓敏.
社工职业化须跨几道坎?[J]
.社会观察,2008(11):48-49.
4
唐钧.
北京市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
.北京社会科学,1992(2):90-96.
被引量:1
5
谢光琼.
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生活融合力的路径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9):100-101.
6
李仁利.
社工专业人才在社区发展的北京路径[J]
.中国社会工作,2013(30):34-35.
7
张永宏.
社会网分析与城市生活[J]
.学习与实践,1990(8):48-51.
8
冯臣如,韩熙,赵磊,张莲莲.
社区网格管理员素质提升探究[J]
.中国市场,2016(32):168-169.
被引量:2
9
邓伟志.
社区:城市社会生活的共同体[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2):2-2.
10
黄燕生.
社会学家视野中的个体户[J]
.中国社会科学,1994(1):199-201.
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