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1
On the Incentives of Manager's Share Fut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是影响现代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明晰了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涵义、存在的理论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目前企业改革的公司化进程中,经营者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及在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思路。
作者
卫丽华
机构地区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Journal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关键词
经营者
股票期权激励
激励机制
公司
企业家
人力资本
中国
证券市场
分类号
F279.2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832.5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62
参考文献
3
1
[1]姚刚.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2
卢福财.我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0,(99).
3
[7]高尚全.关于股票期权制度的几点思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1
1
吴宏洛.
实施期权激励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13.
同被引文献
53
1
袁玲,李永红.
中国家族企业股权治理研究[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1):61-63.
被引量:2
2
刘锴.
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瓶颈及对策[J]
.经济前沿,2004(9):59-61.
被引量:2
3
聂丽洁,王俊梅,王玲.
基于相对EVA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研究[J]
.会计研究,2004(10):79-83.
被引量:60
4
沈红波,王布衣.
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制度环境分析[J]
.特区经济,2004(10):66-67.
被引量:2
5
敖敏霞.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76-77.
被引量:1
6
孙自愿,朱学义,邓伟,黄元元.
我国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运作研究[J]
.预测,2004,23(6):50-54.
被引量:3
7
李然,秦川.
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与改进[J]
.经济师,2005(1):140-141.
被引量:2
8
廖英,覃洪兵.
我国企业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J]
.市场论坛,2004(9):111-112.
被引量:6
9
贺丽萍,宋世杰.
用股票期权建立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50-55.
被引量:2
10
黄建华,徐达,银路.
股份期权——我国股权激励的一种可行形式[J]
.统计与决策,2005,21(03S):105-10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1
1
毛艳华.
股票期权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激励机制[J]
.现代管理科学,2004(8):35-37.
被引量:1
2
梁洪学.
建立企业经理人股权激励制度的理性思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3(5):17-22.
3
钟群.
股票期权问题浅析[J]
.商业经济,2005(10):74-75.
4
尹渔清.
我国企业股票激励的瓶颈及其对策研究[J]
.管理学报,2006,3(4):455-459.
被引量:1
5
张璐璐.
民营企业的股权结构对其激励机制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07(03S):170-171.
6
顾斌,周立烨.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研究[J]
.会计研究,2007(2):79-84.
被引量:352
7
吴松林.
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J]
.市场论坛,2008(8):54-55.
8
钟群.
股票期权问题浅析[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06,3(3):85-87.
被引量:4
9
李宁,王震洋.
关于经理股票期权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
.金融教育研究,2005,19(4):43-44.
被引量:1
10
符翔.
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53-5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62
1
文馨.
基于国企改革的激励机制案例分析[J]
.电子技术(上海),2020(2):96-98.
2
杜可卿.
华为的股权激励政策发展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5):121-121.
被引量:1
3
潘颖,刘广生.
双重委托治理框架下股权激励效应研究[J]
.经济经纬,2009,26(6):73-76.
被引量:6
4
宋晓华,王立肖.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国美公司治理结构分析[J]
.财会通讯(下),2011(10):97-99.
5
陈芳.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分析[J]
.财会通讯(中),2011(11):29-30.
6
余学斌,凌艳.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
.财会通讯(中),2011(12):21-22.
被引量:6
7
王婕.
股票期权制度的中国化思考[J]
.知识经济,2008(3):76-77.
8
杨青.
中国企业股权激励行为研究[J]
.经济视野,2013(4).
9
谢嘉琦.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J]
.中国投资(中英文),2013,0(S1):14-14.
被引量:1
10
沈小燕,王跃堂.
股权激励、产权性质与公司绩效[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1):71-79.
被引量:34
1
高建柏.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与实践[J]
.学习与实践,2002(11):63-64.
2
章雁.
对经营者股票期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探讨[J]
.商业会计,2005(01A):46-47.
被引量:1
3
费春凤.
也谈对国企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J]
.企业集团导刊,2001(5):61-64.
4
顾勇,吴冲锋.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定价问题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00,12(1):58-60.
被引量:1
5
王凌涛.
我国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08(17):96-96.
6
建立企业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制度需要创造的条件[J]
.新经济导刊,2002(4):34-37.
7
高勇强,余敬,邓辉.
我国目前对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难点与对策[J]
.经济纵横,2000(3):49-52.
被引量:3
8
陈炼.
我国企业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探究[J]
.经营管理者,2014(24):148-149.
被引量:1
9
郑长德.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研究[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8(2):180-186.
被引量:3
10
高建柏.
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与实践[J]
.改革与战略,2001,17(4):61-66.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