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中美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比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讨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四项动因,并在对中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的原因。
作者
符贵兴
机构地区
江苏悦达集团
出处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第6Z期11-13,共3页
China Economic & Trade Herald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发展
战略动因
分类号
F426.47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1
1
付翔,王宇宁,胡斌祥.
国外电动汽车产业促进政策研究[J]
.上海汽车,2007(2):7-10.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3
1
王弟海,龚六堂.
幼稚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其政府政策的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3):24-36.
被引量:9
2
胡斌祥,王仲范,邓楚南,邓亚东.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4):31-33.
被引量:22
3
万钢.
中国电动汽车的现状和发展[J]
.中国环保产业,2003(2):30-31.
被引量:32
共引文献
18
1
杜剑,谢东,吴涛,吴伯华,王法靖,张籍.
国外电动汽车战略及充换电业务发展现状[J]
.华中电力,2012,25(1):96-102.
被引量:12
2
魏龙,吴莉莉.
发达国家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
.消费导刊,2008,0(19):213-213.
被引量:3
3
卢超,尤建新,戎珂,石涌江,陈衍泰.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J]
.科研管理,2014,35(12):26-35.
被引量:106
4
付翔,胡斌祥,王宇宁.
武汉市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现状及政策研究[J]
.上海汽车,2007(6):9-12.
被引量:8
5
信继欣,彭华涛.
汽车企业协同研发体系保障维度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31(1):117-120.
被引量:1
6
陈建贤.
汽车关键技术的产业促进机理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6):67-68.
7
袁健红,张亮.
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0(8):41-46.
被引量:32
8
叶瑞克,欧万彬,吕琛荣,鲍健强.
基于经济技术分析的电动汽车商业化模式研究[J]
.未来与发展,2010,31(11):31-35.
被引量:5
9
林洪,颜慧超,盛建新,王少雨.
突破性发展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9):112-115.
被引量:3
10
刘文营,王建华.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政策分析[J]
.汽车工程师,2011(8):18-2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董浩.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的分析和评价[J]
.市场周刊,2008,21(5):51-53.
被引量:10
2
井志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J]
.日本学论坛,2007(1):74-79.
被引量:20
3
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Z].2012-06-28.
4
陈清泰.对汽车业的关注点应从产业政策转向社会政策[EB/OL].http://finance.ifeng.corn/news/industry/20111029/4955704.shtml,2011-10-29.
5
王海峰,田雪萍.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193-193.
6
张泽一,王春才.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失效的经济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8(11):103-105.
被引量:6
7
马钧,王宁,孔德洋.
基于AHP及Logit回归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模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8):1079-1084.
被引量:35
8
徐国虎,许芳.
新能源汽车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1):91-95.
被引量:124
9
程振彪.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看法及建议[J]
.汽车科技,2010(6):1-6.
被引量:15
10
李大元.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
.经济纵横,2011(2):72-75.
被引量:75
引证文献
6
1
符贵兴.
结构调整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20):103-107.
被引量:28
2
满媛媛.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J]
.长春大学学报,2015,25(1):13-16.
被引量:4
3
梁烷钧,万家榆,席云龙.
低碳经济背景下江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
.中国商论,2016,0(5):143-145.
被引量:6
4
王江宏.
浅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14):108-108.
被引量:1
5
袁博.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路径研究[J]
.区域经济评论,2017(6):126-133.
被引量:19
6
纪翔阁,满媛媛.
新能源汽车研究综述[J]
.时代金融,2015(6X):195-19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王卉.
“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去”战略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2019,0(3Z):38-39.
被引量:4
2
樊玖林,张春雨,余晓莹,崔人志.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J]
.汽车博览,2019,0(3):65-65.
3
魏淑艳,郭随磊.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工具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1):99-103.
被引量:24
4
邢敏.
中国实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及效果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5(6):52-54.
被引量:6
5
朱劲松,王家年.
基于比亚迪混合动力汽车“秦”的新能源汽车财政政策研究[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5,35(2):103-108.
被引量:2
6
吴胜男,曾海鹏,童一帆,抄佩佩.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研究[J]
.汽车工程学报,2015,5(3):157-164.
被引量:17
7
侯沁江,蔺洁,陈凯华.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系统功能[J]
.经济管理,2015,41(9):19-28.
被引量:13
8
刘学元,孙敏,Wujin Chu.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中德日韩美五国的问卷调查[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1):77-83.
被引量:16
9
张芳,汪张林,邹俊.
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策略研究——基于特斯拉推广模式的借鉴[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9):97-99.
被引量:13
10
侯建军.
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及建议[J]
.汽车工业研究,2016(4):22-25.
被引量:6
1
姜国峰.
“走出去”——海外开发实践[J]
.世界有色金属,2009(2):66-68.
2
田野.
中日摩托车工业发展对比[J]
.世界机电经贸信息,1997(13):18-19.
3
石海洋.
铁路行业与机床行业互推互进[J]
.数控机床市场,2008(11):38-40.
4
徐建军.
快速发展的国内机床工具行业[J]
.机电产品市场,2005(4):27-27.
5
郭红光,艾勃成,郑钧曦.
关于能源互联网的认识与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16(7):00296-00296.
6
杨勇.
中国石化与四大国际石油公司的十年发展对比分析及启示[J]
.当代石油石化,2016,24(7):45-50.
7
李育贤,张立淼,丁倩.
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对比及建议[J]
.汽车工业研究,2016,0(4):55-59.
被引量:1
8
李松.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21):381-382.
被引量:4
9
抓住机遇发展中国汽车产业[J]
.综合运输,2008,30(9):93-93.
10
江辽.
玉柴的和谐之路[J]
.时代汽车,2010(2):124-125.
中国经贸导刊
2013年 第6Z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