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采伐限额政策对非公有制林业的影响
被引量:
26
Analyzing the impacts on non-state owned forestry caused by cutting quotation poli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探讨采伐限额政策对非公有制林业产生的影响,认为采伐限额导致非公有制林业经营者的产权残缺,限制了林业经营主体的合法收益权和处分权,使得投资主体缺乏造林的积极性。
作者
宋元媛
曾寅初
王兆君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5-36,共2页
Forestry Economics
关键词
非公有制林业
森林采伐限额政策
林业经营主体
产权经济学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159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92
参考文献
6
1
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
李立清,李燕凌.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必然性[J]
.林业经济,2003(1):49-51.
被引量:16
4
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
姚顺波.
产权残缺的非公有制林业[J]
.农业经济问题,2003,24(6):29-33.
被引量:34
6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9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刘伟,李风圣.
产权范畴的理论分歧及其对我国改革的特殊意义[J]
.经济研究,1997,32(1):3-11.
被引量:70
2
陈根长.
中国林业物权制度研究[J]
.林业经济,2002(10):12-15.
被引量:45
共引文献
59
1
邓禾.
我国森林资源物权法律制度刍议[J]
.理论与改革,2007(3):135-139.
被引量:6
2
张欣.
变迁中的中国农地制度[J]
.中国电力教育,2005(z3):46-48.
3
周俊辉.
产权的完整与残缺范畴研究综述[J]
.经济视野,2013(9).
4
肖玲诺.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知本性合作[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6):82-85.
被引量:1
5
顾芳,马天乐.
江苏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研究初报[J]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4):224-226.
被引量:3
6
蒋海,杨城.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理论思考及其政策启示——制度层面的分析[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11M):37-39.
被引量:2
7
张海鹏,王克强,姜志德.
中国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103-108.
被引量:23
8
姚顺波,郑少锋.
林业补助与林木补偿制度研究——兼评森林生态效益研究的误区[J]
.开发研究,2005(1):35-37.
被引量:8
9
姚顺波,郑少锋.
论激励性林业管制[J]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2):87-90.
被引量:5
10
杨春梅.
解读产权论与超产权论[J]
.经济师,2005(4):251-252.
同被引文献
159
1
谢屹,温亚利.
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48-54.
被引量:50
2
张春霞.
分林到户的家庭承包不应成为禁区——兼论林业生产的大包干责任制[J]
.林业经济问题,1985,5(1):17-21.
被引量:4
3
熊红芳,邓小红.
农地流转、地方政府和制度实施[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19(4):47-51.
被引量:3
4
张升,缪光平,黄雪菊.
非公有制林业制约因素分析及发展思路探讨[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08M):37-40.
被引量:6
5
王登举.
日本的私有林经济扶持政策及其借鉴[J]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5):42-48.
被引量:16
6
周训芳.
林业的历史性转变与《森林法》的修改[J]
.现代法学,2004,26(5):70-73.
被引量:26
7
刘世锦.
经济体制创新的条件、过程和成本——兼论中国经济改革的若干问题[J]
.经济研究,1993,28(3):52-59.
被引量:34
8
陈辉义.
关于发展商品林若干问题的思考[J]
.林业经济问题,1993,13(1):26-30.
被引量:2
9
李锴,张明.
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12):242-246.
被引量:20
10
Depart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1M):10-12.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26
1
练芳松.
关于外商投资造林若干问题的思考[J]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1):68-71.
被引量:1
2
乔永平.
发展人工林:解决我国木材供需矛盾的长远战略选择[J]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3):269-272.
被引量:12
3
徐秀英,马天乐,刘俊昌.
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研究[J]
.林业科学,2006,42(8):121-129.
被引量:31
4
魏远竹,张春霞,林玲.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的产权问题浅析——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研究之三[J]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6):495-499.
被引量:5
5
王建南,陈永富.
湖州市非公有制林业采伐政策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2007,27(1):70-73.
被引量:1
6
黄芳.
关于林木采伐管理的几点思考[J]
.林业勘察设计,2007,27(1):57-59.
被引量:1
7
徐洪武.
湖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4-7.
被引量:6
8
江华,胡品平,徐正春,刘飞鹏.
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3):253-256.
被引量:13
9
张俊清,吕杰.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应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3):276-279.
被引量:5
10
魏远竹,张春霞,杨建州,黄安胜.
福建省新一轮林改尚存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166-173.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192
1
李尔彬,柏晓东,徐凤菊.
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研究--以伊春林权制度改革试点为例[J]
.中国软科学,2010(S2):396-400.
被引量:5
2
资讯[J]
.绿色中国(综合版),2006(6):6-9.
3
谭运德.
河南林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56-7457.
被引量:3
4
蒲方合.
非国有林权转让[J]
.乡镇经济,2007,23(8):68-72.
5
罗攀柱.
南方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认识的几个误区[J]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3):262-264.
被引量:1
6
曹建华,王红英,黄小梅.
农村土地流转的供求意愿及其流转效率的评价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7,21(5):54-60.
被引量:188
7
吕明亮,朱钦文,严明.
衢州市森林资源流转问题探讨[J]
.华东森林经理,2007,21(4):37-40.
被引量:1
8
魏远竹,张春霞,杨建州,黄安胜.
福建省新一轮林改尚存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166-173.
被引量:13
9
黄东平,洪亚军,冯唐华.
江西省都昌县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对策分析[J]
.绿色财会,2008(1):11-12.
被引量:2
10
吕斌,张玉萍,唐召群,付跃进.
我国木地板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木材工业,2008,22(1):4-7.
被引量:12
1
王世霞,张微,周梅,赵鹏武.
甘肃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J]
.中国林业经济,2016(3):11-13.
被引量:4
2
王红英,曹建华.
林业制度性因素对商品林发展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151-155.
被引量:2
3
周珲.
宁夏新型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6(21):137-137.
4
白凡青.
对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
.金融参考,2003(7):17-19.
5
李双双.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3):38-39.
被引量:5
6
余小晏.
成都市大力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J]
.绿色天府,2017,0(3):11-11.
7
卫发兴.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加快林业市场化进程[J]
.林业财务与会计,2005(9):19-20.
8
柯善新,贺东北.
部分放开森林采伐限额政策探讨[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5,34(1):5-7.
被引量:1
9
陈玲玲.
浅谈福安市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及对策[J]
.绿色财会,2013(7):26-28.
10
谢守鑫.
2000年国家森林采伐限额政策执行情况评价[J]
.华东森林经理,2001,15(3):29-30.
被引量:1
林业经济
200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