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隐性课程设计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隐性课程是实现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它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物质情境和文化情境两大部分内容对大学通识教育隐性课程进行设计,构建大学通识教育隐性课程评价体系。
作者
冯惠敏
黄明东
甘雯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
出处
《交通高教研究》
2004年第1期16-18,25,共4页
Hig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
关键词
隐性课程
大学
通识教育
课程设计
课程评价体系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1
1
[台湾]通识教育季刊座谈会会议记录.科学人文化--在教学及课程设计上的落实[J].通识教育季刊,1995,109.
同被引文献
56
1
李凤荣,安晓灿,孙东菱.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69-72.
被引量:15
2
孔令娟.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建设的思考[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12-14.
被引量:1
3
冯国文.
构建现代学校课程结构模式[J]
.课程.教材.教法,1999,19(5):7-10.
被引量:16
4
李复新.
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上)[J]
.课程.教材.教法,1998,18(10):56-60.
被引量:27
5
马达.
高师音乐教育中应重视潜在课程的研究[J]
.人民音乐,1999(5):33-35.
被引量:6
6
何爱霞,李如密.
潜在课程理论研究述评[J]
.教育学术月刊,1997(5):62-64.
被引量:11
7
郑金洲.
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J]
.比较教育研究,1989(1):46-50.
被引量:68
8
常文慧.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4):354-355.
被引量:1
9
郭彩琴,张岩.
浅谈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268-269.
被引量:21
10
韩军延,张君.
高等学校的隐性课程及其管理[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5):28-31.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2
1
吴惠敏.
人文素质类隐性课程开发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5):77-80.
被引量:12
2
朱雄,简德平.
体育院校特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的探讨[J]
.山东体育科技,2008,30(2):63-64.
被引量:1
3
李雪冰.
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隐性课程开发[J]
.情报探索,2008(7):46-47.
被引量:2
4
马飙.
高校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思考[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5):691-695.
被引量:4
5
方芳,夏蓓洁,程玮.
多维度活动型隐性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6):120-123.
被引量:2
6
施凤芹,郄君.
隐性课程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面临的问题的研究[J]
.品牌(理论月刊),2011(7):76-76.
被引量:1
7
仇献忠,彭才根.
职业院校课程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J]
.文教资料,2012(1):231-232.
被引量:3
8
苏彦.
如何利用隐性课程来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J]
.科教文汇,2012(22):145-145.
被引量:1
9
冉春芳.
国内高校隐性课程研究综述[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1):122-127.
被引量:6
10
陆晓莉.
高职院校隐性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开发路径研究[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51-5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徐荣,郑琛.
关于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解决途径的思考[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137-139.
被引量:4
2
刘昕.
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34-36.
被引量:10
3
闫月香,何涛.
高校人文教育探析[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2):57-58.
4
胡英芹.
浅谈高职院校隐性课程的建设[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7):103-105.
被引量:2
5
王琼.
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11,33(1):21-23.
被引量:1
6
夏蓓洁,方芳.
成果导向法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的应用[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110-114.
被引量:12
7
白玉芬.
谈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与学习型人才的培养[J]
.教育探索,2012(11):59-60.
被引量:7
8
汪为春.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247-248.
被引量:3
9
章文艳,罗凯,罗燕.
浅析高职人文素质隐性课程开发与实践[J]
.商情,2013(12):115-115.
10
汪为春.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
.职教通讯,2013(6):26-27.
被引量:4
1
马羽.
浅析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模式[J]
.成功,2013(23):102-102.
被引量:8
2
罗志翠.
传统文化视野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时代教育,2013(15):14-15.
被引量:1
3
王杰.
让环境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天津市五十五中学实施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环境教育,2014(1):86-88.
4
陈静.
情境教学在小提琴教学中的应用[J]
.学园,2013(16):65-65.
被引量:1
5
王催春,王白山.
隐性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另一层面[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7,19(1):83-86.
被引量:5
6
顾伟峰.
人文立校:关注生命质量的办学理念[J]
.学校管理,2016,0(3):18-19.
7
郑东辉.
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潜隐课程设计[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2(4):36-40.
被引量:1
8
周爽笑.
有的放矢,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0(4):80-80.
9
任建华,高玉卿,杨亮.
浅谈校园隐性课程的设计[J]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7(12):21-22.
10
王杰,樊雪芳.
重视隐形课程 推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4(8):57-58.
被引量:7
交通高教研究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