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史记》谈司马迁的史学贡献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司马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身份也比较多,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而他的著作《史记》又是我国的第一步纪传体通史,开启了我国古代史学家编写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因此,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史学史上都拥有崇高的地位。本文将从多方面对《史记》进行解读,论述司马迁对我国史学发展的贡献。
作者
杨玉萍
机构地区
兰州工业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Z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史学
贡献
分类号
K20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田敏.
从《史记·循吏列传》看司马迁的政治思想[J]
.文学界(理论版),2011(3):130-130.
被引量:1
2
王右磊,李建.
论《史记》的“超史性”及其成因[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7-20.
被引量:1
3
贺信民.
司马迁的史学贡献[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10(4):17-22.
被引量:1
4
雷震.
司马迁《史记》著述宗旨述论[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2):63-6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瞿林东.
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发展大势[J]
.历史研究,1992(2):69-83.
被引量:11
2
《史通》卷二《本纪》.转引自: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3.
3
《史记·三代世表·索隐》,转引自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3.
4
《二十二史札记》,转引自: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3.
5
《史记·礼书·索隐》.转引自: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4.
6
《史通·世家》,转引自: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3.
7
《史记·伯夷列传·索隐》.转引自: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5.
8
《晋书·张辅传》转引自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2.
9
司马迁与史记论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108.
10
白寿彝.司马迁与班固.司马迁与史记论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4.
共引文献
1
1
刘维秦.
司马迁对档案文献编纂的贡献[J]
.兰台世界(上旬),2012(5):75-76.
同被引文献
46
1
华涛宇.
《货殖列传》折射出的司马迁社会思想[J]
.黑龙江史志,2015(13).
被引量:2
2
张强.
论司马迁作《吕不韦列传》的笔法[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1):130-138.
被引量:1
3
邹放鸣.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与中国古代矿业开发[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81-84.
被引量:2
4
陈其泰.
司马迁的多维历史视野[J]
.学术研究,2015(2):104-112.
被引量:3
5
庞天佑.
论司马迁的“述往事,思来者”[J]
.武陵学刊,2015,40(1):51-61.
被引量:1
6
徐正英,路雪莉.
古代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的学术透视[J]
.中州学刊,2015(1):141-152.
被引量:4
7
蒋波.
略论司马迁的隐逸观——兼及太史公与班固隐逸观的差异[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3):51-54.
被引量:1
8
魏峨.
司马迁与汉代文士精神[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3):55-60.
被引量:1
9
罗开凤.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长者”观[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3):61-64.
被引量:1
10
张琪,王永航.
司马迁音乐思想与当代文宣歌曲创作[J]
.当代音乐,2015(3):18-1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郝建平.
2015年司马迁研究综述[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3):46-52.
被引量:1
2
杨丹凤.
司马迁的文学思想解读[J]
.山西青年,2017,0(23):117-117.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朱正平.
2016年期刊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综述[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7):84-97.
1
宋馥香.
浅论朱谦之的史学贡献[J]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1):8-12.
2
王嘉川.
再论章学诚探讨著作与纂辑的史学贡献——金毓黻《中国史学史》补阙一则[J]
.浙江社会科学,2002(3):121-124.
3
张秦.
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J]
.黑龙江史志,2013(19):196-197.
4
陈瑞云.
吕振羽史德的启示[J]
.史学集刊,1997(1):50-55.
5
贺信民.
司马迁的史学贡献[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10(4):17-22.
被引量:1
6
钱汝平.
试论董玘对《明实录》的贡献[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35(5):47-50.
被引量:1
7
刘耀辉.
多萝西·汤普森的史学贡献[J]
.史学理论研究,2013(3):76-85.
8
程有为.
论蔡邕的是非功过[J]
.史学月刊,1986(2):26-31.
被引量:1
9
徐天祥.
戴名世的史学思想[J]
.安徽史学,2001(4):22-27.
被引量:5
10
毛曦.
孔子──中国史学、东方史学之父[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24-29.
被引量:1
语文建设
2015年 第2Z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