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乐府文学研究中的“音乐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主要通过"音乐视角"的认识和实践来分析构成"音乐视角"的具体要素,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乐府音乐与乐府文学的一般关联以及"音乐视角"在乐府文学中的定位。
作者
张燕
机构地区
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4Z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乐府文学
“音乐视角”
文学研究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王志清.
乐府文学研究中的“音乐视角”[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4):52-56.
被引量:3
2
吴相洲.
关于建构乐府学的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3):65-71.
被引量:25
3
安海民.
试论汉魏乐府诗之艳、趋、乱[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7(1):66-68.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丁纪元.
相和五调中的楚、侧二调考辨[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3):23-29.
被引量:6
2
吴相洲.
关于建构乐府学的思考[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3):65-71.
被引量:25
3
左汉林.
《乌夜啼》本事与乌象征意义的变迁考论[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66-69.
被引量:4
4
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
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
全唐文:第490卷[O].北京:中华书局,1983.
7
词话丛编[O].北京:中华书局,1986.
8
日本学者冈村贞雄在《古乐府的起源和继承》.笔者译,白帝社,2000年版.
9
日本学者佐藤大志《六朝乐府文学史研究》.笔者译,溪水社,2003年版.
10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共引文献
27
1
李雯.
从《董娇娆》看汉乐府叙事技巧的发展[J]
.文教资料,2010(36):5-7.
2
吴相洲.
论王维乐府诗的文献留存和音乐形态[J]
.文学遗产,2011(6):25-32.
被引量:16
3
傅炜莉.
论西晋乐府诗中故事体歌诗表演方式对内容的影响[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100-105.
4
傅炜莉.
论曹魏乐府诗音乐研究的重要性[J]
.求索,2012(4):129-131.
被引量:1
5
王志清.
乐府文学研究中的“音乐视角”[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4):52-56.
被引量:3
6
王志清.
乐府诗体式因素与音乐的相关性[J]
.文艺研究,2012(10):54-60.
被引量:1
7
柏红秀.
新世纪艺术与唐代文学关系研究问题综述[J]
.江淮论坛,2013(6):150-156.
8
李洁红.
“静止”的律动——谈美术课中音乐的运用[J]
.文教资料,2014(13):78-79.
9
向回.
乐府诗本事与诗歌用典关系试论[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6(5):70-75.
被引量:2
10
廖春艳.
怨诗楚调考论[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6):90-94.
1
杜永仁.
《乐府文学文献研究》述评[J]
.丝绸之路,2013(4):110-111.
2
许继起.
两汉掖庭女乐考论[J]
.文学遗产,2006(2):20-28.
被引量:10
3
王志清.
乐府文学研究中的“音乐视角”[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4):52-56.
被引量:3
4
姚小鸥.
出土文献与二十一世纪的文学史研究[J]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7(1):21-24.
被引量:2
5
唐会霞.
论刘勰《文心雕龙》对汉乐府的批评[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0(1):37-40.
6
赵鲲.
在生活和艺术之间游弋:魏晋风度与行为艺术[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2(6):35-38.
7
王昊.
元人“元曲”观辨[J]
.社会科学战线,2000(1):263-264.
被引量:3
8
王志清,杨基燕.
乐府曲调的演化及其对乐府文学发展的影响[J]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5):77-81.
9
唐会霞,李世忠.
曹魏文人对汉乐府的接受[J]
.广西社会科学,2010(3):91-94.
10
范子烨.
《乐府诗集》三题[J]
.乐府学,2008(1):43-58.
语文建设
2014年 第04Z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