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余方言“够V哩”结构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余方言里有一种强调"V"进行的时间长的"够V哩"结构,多用在后半句,表示"要V很久"的意思。另外,在有前半句事实的基础上还表示感叹的语气。因其有固定格式和统一的语义表达,所以"够V哩"结构可以看成一个构式。此外,能进入该构式的"V"多为单音节动词,且具有[+持续]、[+反复]、[+复杂]等语义特征。
作者
曹跃香
敖双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X期29-30,共2页
基金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编号:YY1009)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生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
关键词
新余方言
“够V哩”
构式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2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王晓君.
江西新余赣方言音系[J]
.方言,2010(3):259-272.
被引量:9
2
单韵鸣.
广州话动词“够”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
.语言科学,2009,8(6):633-640.
被引量:6
3
单韵鸣.
再释广州话副词“够”[J]
.中国语文,2008(2):147-149.
被引量:5
4
赵立江.
“够”的使用情况初步考察[J]
.汉语学习,1998(3):52-54.
被引量:13
5
周小兵.
够+动词/小句[J]
.语文月刊,1996,0(9):17-18.
被引量:2
6
罗青松.副词“够”的语法特点分析[J].殷都学刊,1995,(1).
7
颜森.
江西方言的分区(稿)[J]
.方言,1986,8(1):19-38.
被引量:9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周小兵.
“够+形容词”的句式[J]
.汉语学习,1995(6):31-33.
被引量:20
2
顾阳.
论元结构理论介绍[J]
.当代语言学,1994(1):1-11.
被引量:117
3
沈家煊.
“语法化”研究综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26(4):17-24.
被引量:1191
4
沈家煊.
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4):268-275.
被引量:2434
5
史金生.
“又”、“也”的辩驳语气用法及其语法化[J]
.世界汉语教学,2005,19(4):52-60.
被引量:55
6
李如龙 张双庆 主编.《客赣方言调查报告》[R].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
7
片冈新.2006《粤语副词“够”的语言特性》,第十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报告.
8
罗青松.副词“够”的语法特点分析[J]殷都学刊,1995(01).
9
单韵鸣.
再释广州话副词“够”[J]
.中国语文,2008(2):147-149.
被引量:5
10
齐沪扬.
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62-71.
被引量:138
共引文献
122
1
章佳琳,李明兴.
汉语方言中清擦音的类型[J]
.中国语音学报,2022(2):146-157.
2
李斌.
年龄段与性别差异对阴平与上声的感知边界偏移的影响[J]
.中国语音学报,2019(1):158-166.
3
李春萍,罗进军(指导).
赣语吉州话动态和语气助词“得”及相关结构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0(1):100-104.
4
温爱华.
江西新余姚圩话古入声的演变[J]
.语言历史论丛,2023(1):61-77.
5
秦川,肖嵘.
江西吉安方言中的英源音译词声调——实验研究视角[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1(2):75-88.
6
王心娟.
业务流程重组的文化管理[J]
.中国市场,2006(52):16-17.
7
陈凌.
试论汉语方言入声的两种处理模式[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2):68-73.
被引量:5
8
陈立中.
汉语方言声调送气分化现象初探[J]
.汉语学报,2005(4):31-39.
被引量:11
9
蒋平.
“汉语方言声调资料库”的设计及其理论基础[J]
.方言,1999(3):187-196.
被引量:19
10
练春招.
客家的迁移与客家方言的分布[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69-75.
被引量:1
1
曾海清.
新余方言形容词重叠式A个AB式[J]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9):101-103.
被引量:3
2
阮寅夏.
新余方言中的语缀[J]
.新余高专学报,2009,14(2):76-78.
被引量:1
3
刘君君.
新余方言形容词分析[J]
.新余高专学报,2004,9(4):70-71.
被引量:6
4
曾海清.
新余方言三片及其三代人的形容词重叠式比较[J]
.新余高专学报,2010,15(4):55-59.
被引量:2
5
王晓君.
江西新余方言的变音[J]
.方言,2015,0(1):32-35.
被引量:1
6
曾海清.
普通话与方言比较视角下的新余方言形容词重叠式[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4):76-80.
7
温爱华.
新余方言三片形容词重叠式AA的比较研究[J]
.萍乡学院学报,2017,34(1):83-86.
8
何余华.
赣语新余方言本字考释[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7):31-32.
9
王晓君.
江西新余赣方言音系[J]
.方言,2010(3):259-272.
被引量:9
10
何余华.
赣语新余方言的指示代词[J]
.新余学院学报,2014,19(5):93-96.
被引量:1
语文建设
2014年 第02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