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呼啸山庄》的叙事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呼啸山庄》历经了一个多世纪的时光,至今魅力不减当年,喜欢它的读者层出不穷。基于此,本文以《呼啸山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说中的叙事方式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在论述中,本文叙事的时空性和视角等几个方面对其叙事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析,为进一步解读该部小说的创作手法等方面做些有益的研究尝试和论述。
作者
郭伟
机构地区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X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凯瑟琳
叙事手法
英国文学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吕晓凤.
《呼啸山庄》象征元素分析[J]
.作家,2012(22):98-99.
被引量:1
2
李世奎.
论《呼啸山庄》中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及象征主义[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6(6):134-136.
被引量:3
3
田玲玲,应碧金.
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J]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79-180.
被引量:5
4
肖霞.
一个深蕴情感的象征世界——试论《呼啸山庄》的象征表述[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7(3):58-61.
被引量:2
5
朱清.
论《呼啸山庄》的象征性手法[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7(4):26-28.
被引量:4
6
栗华.
“野孩子”的爱和恨——对《呼啸山庄》意象和主题的一种阐释[J]
.北方论丛,2001(6):80-83.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张箭飞.
花无舌而有深刻的言词——论英国文学中的石南[J]
.外国文学研究,1998,20(1):60-64.
被引量:8
2
[1]Emily Bronte.Wuthering Heights.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93.
3
[2]杨苡.呼啸山庄[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4.
4
[3]祝庆英,祝文光.夏洛蒂*勃朗特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
阿诺德·凯特尔.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A].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375
6
戴维·塞西尔.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A].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7
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杨苡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8
萨默塞特·毛姆.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A].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9
Ian Jack.Introduction to wutheringHights Oxford[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0
阿诺德·凯特尔."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勃朗特姐妹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
18
1
王丽.
野性与文明─解读《呼啸山庄》意象和主题[J]
.时代文学,2008(15):97-98.
2
吕晓凤.
《呼啸山庄》象征元素分析[J]
.作家,2012(22):98-99.
被引量:1
3
蔡永明.
《呼啸山庄》读后感——不同爱情观[J]
.作家,2008,0(20):100-101.
被引量:2
4
王丽.
永恒的爱——艾米莉理想之爱的分析[J]
.考试周刊,2009(4):23-25.
5
姜艳.
略论《呼啸山庄》中窗的意象内涵[J]
.考试周刊,2010(30):34-35.
被引量:1
6
赵玉洁.
《简·爱》和《呼啸山庄》比较研究[J]
.科教导刊,2011(29):241-241.
被引量:1
7
武晨雨,张丽娜.
永不消散的芬芳——浅析《呼啸山庄》中石楠花意象[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2):120-120.
8
姜艳,桂仁娜.
浅析《红字》与《呼啸山庄》的植物象征对比[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12):33-34.
9
雷彩珠,刘贤江.
小说《呼啸山庄》中的悲剧色彩探析[J]
.芒种,2013(12):113-114.
被引量:1
10
朱潘欣灵.
谈小说《呼啸山庄》中的重译问题[J]
.芒种(下半月),2014(5):169-170.
同被引文献
3
1
杨敏.
艾米莉的诗歌情愫与《呼啸山庄》创作[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9):175-176.
被引量:1
2
王艳萍.
论叙事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运用[J]
.语文建设,2013,0(06Z):43-44.
被引量:2
3
黄东升.
《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论略[J]
.语文建设,2016,0(2Z):25-2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李旭.
《呼啸山庄》叙事双层结构中的情感张力研究[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5(8):167-169.
1
刘淑娟.
解析《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运用风格[J]
.语文建设,2014(04X):25-26.
被引量:1
2
陈金山.
漂流(散文)[J]
.山东文学,2000(12):63-63.
3
冯源,罗汝.
面对新世纪文学的沉思[J]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9(6):16-21.
4
王辉.
解读《包法利夫人》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
.芒种(下半月),2014(9):62-63.
5
宋德志.
《聊斋志异》中的痴人分析——巴赫金狂欢化理论视野下的重新解读[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12):143-146.
被引量:1
6
郭佩佩.
解读巴尔扎克作品中的沙龙文化[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5):53-53.
7
张元元.
论《呼啸山庄》中的艺术创新[J]
.语文建设,2014(06X):37-38.
被引量:2
8
胡丹茜.
小议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127-128.
被引量:1
9
汪蕾.
试论《孔乙己》的文化意蕴[J]
.语文建设,2014(06X):57-58.
被引量:1
10
刘敏.
简析《孔雀东南飞》的叙事时空性[J]
.青年文学家,2015,0(2X):58-60.
语文建设
2013年 第10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