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通过不同的视角的人物形象分析,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也可以加深他们的记忆,提高审美情趣,以此获得更开放的学术态度,同时,对外国文学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也有较大的提升。
作者
杨丽娜
机构地区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X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外国文学
人物形象
批评视角
形象分析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刘玉华.
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之比较——从他们的性格矛盾试作分析人物形象塑造[J]
.文学界(理论版),2011(8):143-144.
被引量:5
2
步桐.
俄罗斯文学教学应注重传承其浓重的文学精神和文化底蕴[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6):98-99.
被引量:2
3
[英]莎士比亚(W·Shakespeare),著.莎士比亚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钟兴颖.
《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人物形象之比较[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8):126-127.
被引量:6
2
陈赫.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
汪介之.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8.
4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M].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5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M].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
卞之琳.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A].文学研究集刊(第二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7
[苏联]阿历山大.阿尼克斯特.论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A].文学研究集刊(第二册)[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8
张国扬 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85..
9
詹姆斯·安格尔(JamesEngell),王蔚(译),丁宏为(校).
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主谈英语文学[J]
.外国文学评论,2008(4):5-11.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
6
1
刘淳,王佳灵.
《堂吉诃德》人物与时代分析[J]
.芒种(下半月),2014(1):131-132.
2
孟志明.
堂吉柯德与哈姆雷特形象比较[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5(1).
被引量:1
3
马晓艳.
探析英语文学中的形象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4,0(3X):40-40.
被引量:1
4
甘莉.
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人物形象解读[J]
.语文建设,2013(04X):11-12.
被引量:1
5
李婵,康宁,李茜.
莎士比亚作品中丑角形象的研究与解析[J]
.语文建设,2013(04X):35-36.
被引量:2
6
张淑宏,刘燕春.
莎士比亚笔下的丑角形象微探[J]
.语文建设,2013(05X):39-4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余映潮.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8(8):21-24.
被引量:4
2
娄宏亮.
解读作品《我的叔叔于勒》中人物形象[J]
.语文建设,2014(02X):39-40.
被引量:4
3
刘爽.
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J]
.语文建设,2016(8Z):9-1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仲海霞.
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形象解读研究[J]
.成才之路,2017,0(4):76-76.
被引量:2
2
皮锐.
文艺复兴和现代主义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赏析[J]
.参花(下),2019,0(12):43-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徐少纯.
语文教学中的人物形象解读——以《植树的牧羊人》为例[J]
.课外语文,2019,0(10):9-10.
2
胡红艳.
写人记事类课文的教学路径——以《祁黄羊》一课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9(12):51-52.
3
韩双.
外国文学名著人物形象塑造分析[J]
.今古文创,2020(36):30-31.
被引量:1
1
《考试研究》2010年第4期(季刊)周剑清《语文教育批评视角下的高考语文命题审视》[J]
.语文学习,2010(11):76-76.
2
陈治勇.
文本解读应有教师批评视角——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6,0(1):8-11.
被引量:2
3
左娟.
论博尔赫斯在叙述方式上对余华的影响[J]
.时代文学,2008(22):5-6.
4
郑天文.
冰心与庐隐的创作风格比较[J]
.现代营销(下),2012(2):178-178.
5
崔柳生.
现实主义小说流派的轨迹[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3):68-75.
6
汪曾祺.
西窗雨[J]
.外国文学评论,1992(2):124-126.
被引量:5
7
刘雄平.
论老舍早期对文学现代性的探求[J]
.理论与创作,2007(3):17-21.
8
刘渝霞.
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形成及特点[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6(4):19-21.
被引量:1
9
翟大炳,何锐.
现代诗与文化精神的先锋[J]
.山花,1995,0(4):73-77.
被引量:1
10
石在中.
鲁迅小说与外国文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7(11):8-8.
语文建设
2013年 第09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