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建盏的烧制工艺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窑产品有兔毫盏、油滴盏、耀变盏以及柿红、灰皮、乌金等杂色釉。珍贵程度依次为耀变、油滴、兔毫。众所周知,建盏属于结晶釉。因此,本文通过建盏油滴、兔毫的结晶形成来论述其烧制工艺。
作者
蔡炳盛
蔡威
蔡杰
机构地区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蔡氏建盏研究所
出处
《艺术科技》
2015年第6期134-134,共1页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建盏
烧制
结晶
工艺
分类号
J527 [艺术—艺术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42
1
唐珂.
艺苑的奇葩 黑瓷的华章——宋代建窑黑釉盏的纹理特征[J]
.电影评介,2007(13):78-79.
被引量:2
2
叶文程.
福建建阳水吉宋建窑发掘簡报[J]
.考古,1964(4):191-193.
被引量:11
3
宋伯胤.
“建窰”調查記[J]
.文物,1955(3):50-65.
被引量:3
4
李德金.
福建建阳县水吉北宋建窑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90(12):1095-1099.
被引量:24
5
谢日万.
建窑黑釉瓷创烧、兴盛和衰落的年代[J]
.东南文化,1992(5):230-234.
被引量:6
6
栗建安.
福建建阳县水吉建窑遗址1991—1992年度发掘简报[J]
.考古,1995(2):148-154.
被引量:15
7
吴东垠,谷学军,许晖,夏晓一,王晓红.
炉内还原性气氛的研究[J]
.湖北电力,2005,29(2):51-53.
被引量:3
8
陈显求.
宋耀州兔毫天目瓷釉的分相与析晶[J]
.自然杂志,1995,17(6):329-331.
被引量:5
9
江伟辉,廖奇丽.
组成对分相-析晶乳浊釉显微结构及表面性质的影响[J]
.硅酸盐学报,2007,35(2):230-235.
被引量:11
10
李达.
建盏鉴赏[J]
.收藏家,2007(4):43-5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7
1
翁丽芬,林大梓.
宋代建盏的近现代国内研究文献述评[J]
.学术评论,2018(3):27-32.
被引量:9
2
危威.
建盏烧制工艺的探讨[J]
.科学技术创新,2018(17):152-153.
被引量:6
3
廖成军.
分析建盏的烧制工艺[J]
.陶瓷,2021(3):103-104.
被引量:11
4
叶礼熙.
建盏的烧制工艺探究[J]
.天工,2021(4):116-117.
被引量:7
5
余明泉.
论建盏七彩窑变的电烧原理[J]
.海峡科学,2021(9):88-90.
6
方圆,江财水,李豪,包启富,刘昆,陈涛升,程智鹏,徐轶男,周健儿.
烧成温度对建窑黄兔毫釉纹路的影响[J]
.中国陶瓷,2024,60(1):68-74.
被引量:1
7
林再雄,徐伟,单景义,乔智威.
天然气烧制工艺对建盏成品表面纹理的调控及兔毫纹艺术釉的形成机理[J]
.电镀与涂饰,2024,43(10):92-10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程图.
建窑兔毫盏的兴起与宋代宫廷斗茶文化[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57-57.
被引量:3
2
蔡翔.
绿底银毫建盏的制备方法[J]
.陶瓷,2020(10):98-99.
被引量:13
3
张家华.
彩色鹧鸪斑建盏及其制备工艺[J]
.陶瓷,2021(4):110-111.
被引量:5
4
连宏达.
建盏艺术风格在现代茶具中的应用研究[J]
.陶瓷,2021(4):139-140.
被引量:4
5
张家忠.
建盏的烧制工艺研究[J]
.陶瓷,2021(6):125-126.
被引量:2
6
陈贤建.
斗茶文化对北宋建盏发展的影响分析[J]
.陶瓷,2021(7):146-147.
被引量:3
7
游常华.
建盏釉色烧制技艺[J]
.陶瓷,2021(8):107-108.
被引量:10
8
石纪军,孙国梁,肖卓豪,李秀英.
棕色兔毫天目釉的制备及其形成机理[J]
.中国陶瓷,2021,57(11):68-75.
被引量:2
9
谢长旺.
茶洋窑黑釉茶盏的烧制工艺研究[J]
.陶瓷,2022(3):64-66.
被引量:2
10
杨兴生.
原矿二元釉建盏的工艺研究[J]
.陶瓷,2022(3):83-84.
被引量:2
1
周亚东.
宋代黑釉建盏的盛行及其釉彩特征[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3):86-92.
被引量:11
2
陈逸民,陈莺.
金油滴——建盏艺术的当代承传[J]
.上海工艺美术,2016(3):107-109.
3
刘水清.
建盏造型符号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J]
.艺术探索,2012,26(3):124-126.
4
谢松青.
建盏烧制技艺浅析[J]
.艺苑,2016(6):80-83.
被引量:17
5
天曜.
从来佳器配佳茗[J]
.艺术品鉴,2014,0(2):180-186.
6
唐珂.
艺苑的奇葩 黑瓷的华章——宋代建窑黑釉盏的纹理特征[J]
.电影评介,2007(13):78-79.
被引量:2
7
吴新伟,毛丹阳.
青瓷融合中国画装饰的艺术美[J]
.丽水学院学报,2008,30(6):4-6.
8
李鑫,唐云云.
追寻历史遗梦 再现绝世珍品 福建建阳芦花坪兔毫盏工艺师许家有[J]
.赤子,2012,0(24):62-64.
9
刘水清.
现代陶艺创作中的“陌生化”与范式转变——以建盏符号的再运用为例[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3(2):82-85.
被引量:3
10
周亚东.
“漆”与“陶”的交融——以“釦器”与“建盏”为例[J]
.艺术评论,2013(7):126-128.
被引量:3
艺术科技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