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宝黛诗词命意析略 被引量:2

An Analysis of themes of Jia Baoyu and Lin Daiyu's Do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以宝黛二人的诗词为切入点,将其中蕴含的积极进步主题从个性解放和自由、个体的生命体验两大方面展开剖析,并由此分析宝黛诗词主题与曹雪芹思想体系的认同关系,最后将曹作为一个诗词作家置于清代前中期的诗词界进行观照,试图评价其文学地位和价值。 This paper first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progressive themes of Jia Baoyu and Lin Daiyu's poems from two perspectives:individual freedom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life,then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Jia Baoyu and Lin Daiyu's poems and Cao Xueqn's ideolgical system, and last makes a study of Cao Xueqin as one of the poets in the early Qin Dynasty with a purpose of evaluating his posi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 张杰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7-31,共5页 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林黛玉 薛宝钗 诗词 个性解放 曹雪芹 生命体验 《红楼梦》 自由 Cao Xueqin,The Dream of Red Mansion,Jia Baoyu and Lin Daiyu's poems,liberation of indiviuality,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lif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一粟.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1册[C].北京:中华书局.
  • 2江西大学中文系.红楼梦诗词译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3丁广惠.<红楼梦>诗词评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 4冯其庸.启功先生论<红楼梦>发微——论<红楼梦>里的诗与人[J].中国人大复印资料,2002,(10).
  • 5冯其庸.论<红楼梦>的思想[J].中国人大复印资料,2002,(9).
  • 6朱眉叔.贾宝玉思想初论[J].红楼梦学刊,1979(2):3-37. 被引量:4
  • 7陈瑞生.<红楼梦>诗词赏析引导:附录二[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 8付丽.《红楼梦》女儿人格崇尚的价值解读[J].红楼梦学刊,2002(1):275-291.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10

  • 1西美尔 顾仁明译.《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6、5页.
  • 2康德 韩水法.《实践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2000年..
  • 3尼采 周红译.《论道德的谱系》[M].三联书店,1992年.第83页.
  • 4弗洛姆.《为自己的人》.三联书店,1992年,第205页,250页,152页,44页,59—60页.
  • 5刘敬圻.《(红楼梦)主题多义性论纲》.《说诗说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542.
  • 6张锦池.《论(红楼梦)的三世生命说与两种声音》.《红楼梦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163.
  • 7张锦池.《略论<红楼梦>形象体系内部构成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红楼梦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142.
  • 8张锦池.《李贽的童心说与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473.
  • 9《向死而生》.贝克勒等编著,张念东等译,三联书店,1996.125.
  • 10特里·伊格而特.《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9.309.

共引文献10

同被引文献2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