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追肥量对冬小麦根系、根系活力及地上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试验结果证明,于小麦起身期追肥,增加追肥量可促进冬小麦单株次生根数增多,根系活力(TTC还原强度)增大;可促进茎叶生长,茎叶干重、叶绿素含量增加;但根冠比下降。TTC还原强度与植株体含N量有关,与叶绿索含量呈正相关。根冠比与经济系数亦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
刘殿英
机构地区
山东农业大学
出处
《土壤肥料》
CSCD
1992年第3期15-17,共3页
Soils and Fertilizers
关键词
小麦
根系
追肥量
活力
性状
分类号
S512.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54
同被引文献
80
1
李立科,赵二龙,方日尧,黄东亮.
渭北旱地小麦高产问题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3,11(2):1-5.
被引量:7
2
王炳奎,金子渔,赵妙珍,赵燕申.
多效唑对小麦幼苗根系形成和活力的影响[J]
.核农学报,1993,7(3):129-133.
被引量:4
3
王志芬,陈学留,任凤山.
利用^(32)P示踪研究春小麦根系吸收活力的变化规律[J]
.核农学通报,1993,14(4):177-179.
被引量:3
4
张和平,刘晓楠.
华北平原冬小麦根系生长规律及其与氮肥磷肥和水分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1993,8(4):76-82.
被引量:40
5
林琪,侯立白,韩伟.
不同肥力土壤下施氮量对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561-567.
被引量:138
6
王延枝,许献忠.
小麦根液泡膜上存在两种类型ATPase[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3,25(5):481-486.
被引量:3
7
刘殿英,石立岩,黄炳茹,董庆裕.
栽培措施对冬小麦根系及其活力和植株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5):51-56.
被引量:69
8
贺德先,王福亭,梁金城,史宏志.
冬小麦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有关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Ⅰ.生育前期和中期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28(1):19-24.
被引量:9
9
王志芬,陈学留,余美炎,申秀珍,王奎波,王同燕,雷鹏.
冬小麦根系^(32)P吸收活力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器官建成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5,21(4):458-462.
被引量:28
10
杨根平,王韶唐.
渗透胁迫对小麦幼苗根系呼吸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89,15(2):178-183.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7
1
王法宏,王旭清,刘素英,王晓理.
根系分布与作物产量的关系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1997,29(4):48-51.
被引量:50
2
陈龙涛,李晶,商文楠,李馨园,王晓楠,魏湜.
播种方式与追肥时期对黑龙江省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5):38-42.
被引量:4
3
方日尧,赵惠青,同延安.
渭北旱原冬小麦深施肥沟播综合效应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0,16(1):49-52.
被引量:28
4
贺德先,王晨阳,杨青华,马元喜,余松烈,胡廷积.
小麦根系生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34(4):329-333.
被引量:17
5
孙曰波,赵从凯,赵兰勇.
不同施肥量对玫瑰幼苗根构型及根系活力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3):163-164.
被引量:1
6
王法宏,任德昌,王旭清,曹宏鑫,余松烈,于振文.
施肥对小麦根系活性、延缓旗叶衰老及产量的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01,21(3):51-54.
被引量:54
7
马文奇,周苏玫,梁文宪,胡乃月,谢松鑫,贾晓雯,贺德先,杨习文.
小麦初生根和次生根水肥利用效率及其与产量的关系[J]
.麦类作物学报,2024,44(9):1161-1171.
二级引证文献
154
1
周行,龚屾,郑殿峰,冯乃杰,齐德强,赵海东,梁晓燕,李冰.
黑龙江省不同大豆品种根系分布特征及与产量的关系[J]
.大豆科学,2020,39(1):52-61.
被引量:5
2
裴红宾,张永清,上官铁梁.
根区温度胁迫对小麦抗氧化酶活性及根苗生长的影响[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2):78-81.
被引量:25
3
卢红芳,贺德先,段增强.
普通小麦与其近缘种及人工合成材料根系主要性状的比较[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698-703.
被引量:1
4
宋海星,王学立.
玉米根系活力及吸收面积的空间分布变化[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137-141.
被引量:44
5
熊明彪,罗茂盛,田应兵,宋光煜,曹叔尤.
小麦生长期土壤养分与根系活力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J]
.土壤肥料,2005(3):8-11.
被引量:43
6
许文年,夏振尧,戴方喜,吴少儒,宋林旭.
恢复生态学理论在岩质边坡绿化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水土保持,2005(4):31-33.
被引量:56
7
李春燕,封超年,张容,张影,郭文善,朱新开,彭永欣.
密度、氮素对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旗叶早衰的调控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5):60-64.
被引量:8
8
刘贤赵,王庆,衣华鹏.
旱地苹果园环状深沟施肥综合效应初报[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5):77-82.
被引量:5
9
崔志青,贺德先,赵全志,王晨阳,史晓江,任介新,马元喜.
光对作物根系影响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9(4):387-389.
被引量:9
10
陈双恩,杜汉强,牛一川.
亚麻根系还原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研究[J]
.中国麻业,2005,27(6):304-307.
被引量:1
1
魏云洁,张舒娜,张亚玉.
不同光照强度对龙胆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林副特产,2016(4):14-15.
被引量:1
2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王贵雄.
杂交中稻根系及地上部性状对结实率的通径分析[J]
.种子,2003,22(2):5-6.
被引量:1
3
洛育.
黑龙江省水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165-168.
被引量:10
4
赵丽萍,刘家勇,吴才文,姚丽,覃伟,昝逢刚,杨昆,赵培方,赵俊,夏红明.
甘蔗家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相关性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2016,37(11):2150-2154.
被引量:1
5
任永哲.
低氮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苗期性状的影响[J]
.种子,2012,31(5):91-94.
被引量:5
6
刘殿英,石立岩,黄炳茹,董庆余.
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性状相关性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4(4):359-364.
被引量:4
7
刘胜群,宋凤斌,王燕.
玉米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29(1):1-6.
被引量:45
8
徐富贤,郑家奎,蒋开锋,朱永川,张乃周,林青松,王贵雄,李永东.
杂交中稻发根力及根系活力与地上部性状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2002,15(2):34-37.
被引量:17
9
石庆华,李木英,徐益群,张佩莲.
水稻根系特征与地上部关系的研究初报[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17(2):110-115.
被引量:42
10
狄佳春,殷剑美,陈旭升,肖松华,许乃银,刘剑光,吴巧娟.
陆地棉亚红株突变体光合特性初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2):33-34.
被引量:6
土壤肥料
199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