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干旱对大豆种子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
1
Effect of aridity on germination rate of soybe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 2 0 0 1年干旱年份对大豆种子芽率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大豆生育后期高温、缺水与日照时数长 ,能使大豆种子芽率普遍降低 。
作者
高敏
徐大明
刘德义
机构地区
吉林省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所
吉林省白城市种子管理站
出处
《大豆通报》
2004年第1期8-8,共1页
Soybean Bulletin
关键词
干旱
大豆
种子芽率
生育后期
温度
水
日照
品种
分类号
S565.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唐桂香,董明远.
不同播期春大豆种子贮藏后的活力变化[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22(6):614-618.
被引量:8
2
丁炳春.
大豆品种主要性状与气侯因素的关系[J]
.大豆通报,2002(2):18-18.
被引量:13
3
张敬涛,周丰锁,褚宏艳,王成,郑天琪,窦河,刘文波.
大豆生育阶段动态模型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02,21(3):203-20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韩天富,王金陵,邹继军,杨庆凯,陈霞.
大豆开花后阶段对开花前不同光照处理的反应[J]
.大豆科学,1995,14(4):283-289.
被引量:12
2
陈华,张立中,方娟.
小麦发育动态模拟模型的初步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1995,16(1):1-4.
被引量:22
3
韩天富.
大豆开花后的光周期反应[J]
.大豆科学,1996,15(1):69-73.
被引量:15
4
杜翠萍.
延安大豆生产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
.大豆通报,1996(6):4-5.
被引量:2
5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系.大豆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75-155.
6
韩天富.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开花后光周期反映的研究:博士论文[M].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1994..
7
孟祥栋,1990年
8
颜启传,国际种子检验规程,1985年
9
何照范,粮油籽粒品质及其分析技术,1985年
10
徐本美,种子,1983年,1期,18页
共引文献
24
1
龙生云,王明立.
对不同大豆种子质量在生育期内表现的研究[J]
.大豆通报,2004(6):8-10.
2
白琼岩,杨恩庶,冯桂真,张连平,徐淑莲,高银芝,钟连全.
中国菜用大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377-380.
被引量:30
3
钱拴,陈晖,王良宇.
全国棉花发育期业务预报方法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2007,18(4):539-547.
被引量:13
4
王芳,王丽群,田鑫,顾卫红,麻浩.
中国南方春大豆收获前后种子劣变的抗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2637-2647.
被引量:21
5
张勇.
大豆生育后期干旱对籽粒发芽率及石豆含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0):62-63.
被引量:1
6
何进尚.
大豆发展历史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甘肃农业,2009(4):89-91.
被引量:7
7
孙春青,戴忠良,潘跃平,潘永飞,张振超,王建华,陈智超.
成熟度与烘干温度对结球甘蓝种子质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11,31(3):583-587.
被引量:8
8
刘剑丽,宁海龙,孙培乐,宋兆华,冯涛,顾清,陈东升,李文滨.
春大豆播期光温效应的研究[J]
.大豆科学,2011,30(3):428-433.
被引量:9
9
朱申龙,傅旭军,朱丹华,李佰权,袁凤杰.
菜用大豆‘浙鲜豆5号’的选育与特征特性[J]
.浙江农业学报,2011,23(4):655-660.
被引量:12
10
陈晓艺,岳伟,王晓东.
安徽省油菜主要发育期预报业务化模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75-8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
1
徐本美,孙运涛,孙超,李锐丽,郭琛.
硬实种子高活力性状的研究[J]
.种子,2005,24(8):44-48.
被引量:36
2
丁炳春.
大豆品种主要性状与气侯因素的关系[J]
.大豆通报,2002(2):18-18.
被引量:13
3
颜景波,陈岩,金振,马丹丹.
硬粒大豆发芽试验研究[J]
.大豆通报,2002(4):5-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张勇.
大豆生育后期干旱对籽粒发芽率及石豆含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0):62-6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范旭红,孟凡凡,郑宇宏,张云峰,孙星邈,王明亮,王曙明.
熟期与品质性状对东北大豆发芽率影响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15,40(2):24-26.
被引量:2
1
黄毅明,肖红旭,王小红.
浅析玉米杂交种发芽率降低原因及预防措施[J]
.农业科技通讯,2010(2):101-102.
被引量:4
2
李景春.
小麦种子芽率低的原因及其提高措施[J]
.现代化农业,1996(9):7-7.
3
寇春枝.
影响玉米亲本种子芽率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方法[J]
.河北农业科技,2007(6):56-57.
被引量:2
4
宋仁周,王玉英,李建芝.
棉花种子芽率的快速测定[J]
.中国棉花,2007,34(8):33-33.
5
乔英.
如何促进大豆早熟高产[J]
.农村科学实验,2008(3):15-15.
6
黄广泰,胡显鹏.
大豆病毒病、锈病防治法[J]
.河南科技(乡村版),2003(06X):18-18.
7
王云生,于美玲.
甘草的人工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30(S2):48-48.
被引量:1
8
夏应平.
几种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4):122-123.
9
乔英.
怎样促进大豆高产[J]
.农村科学实验,2009(5):13-13.
10
高旭忠.
玉米褐斑病的发生及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2009(16):26-26.
大豆通报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