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元代河湟地区的藏传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元代藏传佛教在河湟地区传播的范围和程度如何史籍记载语焉不详。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梳理以及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元代藏传佛教在河湟地区传播的概况,并总结了元代藏传佛教在河湟地区传播的特点和影响。
作者
张虽旺
王启龙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5期81-90,共10页
Journal of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元代
河湟地区
藏传佛教
萨迦派
噶举派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52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6
1
张虽旺,王启龙.
试论宋代河湟地区佛教的发展[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3-59.
被引量:1
2
陈庆英,蒲文成.
西纳家族、西纳喇嘛和塔尔寺西纳活佛[J]
.青海社会科学,1985(1):106-113.
被引量:10
3
张云.
元代宣政院历任院使考略[J]
.西北民族研究,1995(2):130-139.
被引量:5
4
王启龙.
忽必烈与八思巴、噶玛拔希关系新探[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2(2):27-38.
被引量:3
5
克珠群佩.
噶玛噶举派黑帽系活佛述略[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1):27-37.
被引量:3
6
周润年.
十三世纪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的高僧──噶玛拔希[J]
.西藏研究,1997(2):53-58.
被引量:9
7
周生文,蒲文成.
噶举派在青海的传播与现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7(1):31-39.
被引量:4
8
谢佐.
青海乐都瞿昙寺考略[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0(Z1):20-33.
被引量:6
9
蒲文成.
藏传佛教诸派在青海的早期传播及其改宗[J]
.西藏研究,1990(2):107-112.
被引量:5
10
杨士宏.
卓尼名僧考略[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45-51.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14
1
王忠.
论西夏的兴起[J]
.历史研究,1962(5):20-32.
被引量:19
2
陈庆英.
与八思巴有关的几份藏文文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6(1):40-47.
被引量:8
3
王尧.
西夏黑水桥碑考补[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5(1):51-63.
被引量:48
4
刘立千.
藏传佛教的宁玛派[J]
.中国藏学,1993(1):85-110.
被引量:3
5
邓如萍,聂鸿音,彭玉兰.
党项王朝的佛教及其元代遗存——帝师制度起源于西夏说[J]
.宁夏社会科学,1992(5):39-47.
被引量:25
6
李范文.
西夏官阶封号表考释[J]
.社会科学战线,1991(3):171-179.
被引量:12
7
于存海,雷润泽,何继英.
宁夏贺兰县拜寺口双塔勘测维修简报[J]
.文物,1991(8):14-26.
被引量:16
8
杨铭.
试论吐蕃统治下汉人的地位[J]
.民族研究,1988(4):93-97.
被引量:3
9
汤开建.
宋《岷州广仁禅院碑》浅探——兼谈熙河之役后北宋对吐蕃的政策[J]
.西藏研究,1987(1):74-87.
被引量:6
10
孙菊园.
青唐录辑稿[J]
.西藏研究,1982(2):146-157.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520
1
戚方明,谢海波.
“从脾治心”理论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34):71-73.
被引量:7
2
袁广阔.
考古学视野下的黄河改道与文明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2021(2):123-143.
被引量:23
3
夏如兵,严火其.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中国蚕桑业中心转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2):79-85.
被引量:5
4
于泽泱.
东汉后期“瘟疫—文学”特殊性略论[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1):57-61.
5
王丹,韩中义.
试论元代陕西行省的畜牧业[J]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2020(2):91-103.
6
郭晨阳,乔丽萍.
北魏“雁臣”政策析论[J]
.云冈研究,2021(4):80-87.
7
王文轩.
羌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2):51-57.
被引量:2
8
丹曲,郑敏芳.
甘南卓尼(co-ne)历史文化研究综述[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4):54-63.
被引量:2
9
曾杰.
葛仙米的分布变迁及利用研究[J]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2,32(3):90-95.
10
李晓明.
夏仁宗西巡凉州圣容、护国寺考辨——以西夏文《圣寺同乐歌》为考察重点[J]
.西夏学,2021(2):131-141.
被引量:2
1
陈改玲.
河湟地区的宗教宝卷《观音菩萨嘛呢真经》探析[J]
.西藏研究,2014(2):43-49.
2
马景.
河湟地区伊斯兰教“海乙”制的历史变迁[J]
.世界宗教研究,2009(1):135-145.
被引量:1
3
试论宋代河湟地区佛教的发展[J]
.中国西藏,2015,0(2):95-95.
4
王军红.
河湟回族的社会习俗与伦理特征探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83-86.
被引量:1
5
杨鸿蛟.
由兰州永登县博物馆藏明清唐卡看15—17世纪河湟地区藏传佛教信仰的变迁[J]
.中国藏学,2010(1):71-76.
被引量:1
6
李永翎.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在河湟地区的传播[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5):24-26.
被引量:1
7
鄂崇荣.
“猫鬼神”信仰的文化解读[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74-81.
被引量:7
8
吴解勋.
平生一晤见真情——记忆中的莫如志先生[J]
.群文天地,2011(5):44-45.
9
张虽旺,王启龙.
试论宋代河湟地区佛教的发展[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3-59.
被引量:1
10
王永昌.
《花儿是心上的油》:文学梦想的执著与坚守[J]
.雪莲,2015,0(5):119-120.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