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浅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实现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战略措施之一,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高校体育优势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体育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条件。本文就高校如何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出几点看法。
作者
帅明
机构地区
西南科技大学体育部
出处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第4X期175-175,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of Stationery & Sporting Goods
关键词
课余
体育训练
发展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朱鸿熙.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基本定位[J]
.内江科技,2010,31(11):203-203.
被引量:1
2
陈钧,杨铁黎,李训锦.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3):103-105.
被引量:28
3
杨铁黎,陈钧.
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经验及改革对策[J]
.体育学刊,2002,9(4):104-107.
被引量:49
4
王淳.
对闽西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思考[J]
.福建体育科技,2001,20(2):62-6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凌平.
美国NCAA篮球联赛的发展历程[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2):60-62.
被引量:16
2
凌平.
中美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竞赛管理体制的比较[J]
.体育与科学,2001,22(3):5-7.
被引量:35
3
李晋玉.推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重大决策[J].体育学刊,2001,(4).
4
宋尽贤.近15年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与不足[J].体育学刊,2001,(4).
5
.《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23页.
6
《心理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7
《中国学校体育》
8
丁永玺.
“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J]
.体育与科学,2008,29(3):62-64.
被引量:58
9
余纯璐,牛玉芝.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273-274.
被引量:8
10
王元丰,唐建倦,李晓明.
新形势下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趋势探析[J]
.体育与科学,2009,30(4):79-80.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75
1
赵普.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之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1):111-112.
2
张岩.
现代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0):35-36.
被引量:1
3
刘媛媛,董睿理.
华北科技学院排球队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拳击与格斗,2017,0(6X):63-63.
4
李志伟.
我省高校足球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7(12):108-109.
被引量:3
5
洪国梁.
对我国高校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的探讨[J]
.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2(11):33-36.
被引量:2
6
王睿,姜振松,刘守君.
对当今我国高校课余训练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817-819.
被引量:30
7
陈丽波,于楼成,王亚军.
苏、锡、常地区普通中学开展课余田径训练的调查与分析[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19(4):172-174.
被引量:5
8
冯学强,高凯.
课余运动训练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3(2):77-78.
被引量:1
9
叶文娟.
山东省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0(4):122-124.
被引量:19
10
李建英,曲宗湖.
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5,25(10):3-11.
被引量:29
同被引文献
1
1
吴胜.
浅析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及竞赛现状分析[J]
.新课程,2017,0(24):24-2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钟文聪.
中职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促进竞赛效能的探讨[J]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5):143-14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国辉.
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开展路径[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8):108-109.
被引量:1
2
梁日威.
中职体育课余训练提升竞赛效能的对策研究[J]
.拳击与格斗,2023(11):69-71.
1
刘倩,曾凡鑫.
发挥民族传统体育优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
.搏击(武术科学),2010,7(11):72-73.
被引量:1
2
江玉华.
如何发挥高校体育优势为社区体育服务[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4):98-99.
被引量:5
3
赵建林.
发挥高校体育优势 推动大众体育发展[J]
.体育师友,1998,21(1):24-25.
4
李湘远,曾秀霞,安琪.
建设和谐社会和高校体育优势向城市社区体育延伸的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3):21-24.
被引量:1
5
罗强.
试论我国新农村体育人口的发展[J]
.衡水学院学报,2008,10(1):114-116.
6
辛伟.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构想[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2):89-90.
被引量:3
7
齐敦禹,赵洪利,侯爱清.
高校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的有机结合[J]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1):126-128.
被引量:1
8
时光.
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9):115-117.
9
宋衡.
如何利用体育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11):144-144.
被引量:3
10
李宁.
亚运会三足鼎立格局形成的特点[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0,24(1):63-6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2年 第4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