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09-311,共3页
Journal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
参考文献1
-
1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M].上海:汉语词典出版社,1997.76.
同被引文献111
-
1谭载喜.中西译论的相似性[J].中国翻译,1999(6):26-29. 被引量:48
-
2张柏然,姜秋霞.对建立中国翻译学的一些思考[J].中国翻译,1997(2):7-9. 被引量:81
-
3李照国.中医术语英译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1996,9(4):32-35. 被引量:45
-
4刘宓庆.中国翻译理论基本原则刍议[J].湖南社会科学,1989(2):50-54. 被引量:1
-
5李照国.中医翻译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J].中国翻译,1992(4):25-29. 被引量:16
-
6蔡寒松.汉、英词语音译的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因素[J].中国翻译,1991(6):20-22. 被引量:3
-
7谭载喜.必须建立翻译学[J].中国翻译,1987(3):2-7. 被引量:46
-
8董宗杰.发展翻译学,建立专业队伍[J].中国翻译,1984(8):37-38. 被引量:8
-
9牛喘月.谈谈中医英语翻译研究者的基本素养[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4):314-317. 被引量:12
-
10蒋建勇.中医英译中的音译现象与翻译的等值理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8):750-75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14
-
1刁骧,胡幼平.浅谈词素翻译法在中医翻译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3):266-268. 被引量:18
-
2李明,高颖,李敏.西医——中医挥之不去的他者[J].医学与哲学(A),2006,27(4):18-19. 被引量:8
-
3张宁,孙越异.应激研究发展的若干思考与展望[J].医学与哲学(A),2006,27(4):40-42. 被引量:1
-
4李伟红,栾雪莲,周毅,高健荣.外训学员针灸教学的翻译[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3):210-210. 被引量:1
-
5李照国.中医药学相关学科名称的翻译[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2):1199-1206.
-
6贾玉红.中医英语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65-1266. 被引量:1
-
7任荣政,丁年青.音译法在中医英译中的应用原则与策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7):873-878. 被引量:11
-
8李思乐,刘娅.中医翻译史研究现状与思考[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17(3):71-73. 被引量:1
-
9李卫丽.对中医英语翻译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6(23):212-212. 被引量:1
-
10钱敏娟,张宗明.从国际传播视角看词素翻译法在中医翻译中的局限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11):1394-139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04
-
1王婷婷,张春晓,沈艺.中医对外交流视角下方剂名英译策略和原则探究[J].中国ESP研究,2021(1). 被引量:1
-
2张喆,徐丽,蒋建勇.2022世界卫生组织中医国际标准术语与已有中医术语英译标准的比较——脏象术语部分[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1):3533-3540. 被引量:5
-
3马平.中西医文化差异视角下的中医英语翻译障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339-340. 被引量:4
-
4牛喘月.谈谈中医英语翻译研究者的基本素养[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4):314-317. 被引量:12
-
5牛喘月.千岩万转路不定,烟涛微茫信难求——谈《黄帝内经》英语翻译的原则与方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5):396-399. 被引量:10
-
6刘昳,章梅,邱根全,蔡云,邓景元.西医院校留学生中医英语教学难点和对策[J].中医教育,2004,23(6):74-75. 被引量:4
-
7牛喘月.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谈谈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原则问题[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6):474-476. 被引量:21
-
8丁雪光.中医核心词汇和经典语句翻译策略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8):500-501. 被引量:6
-
9刘玲,徐照,余汇.浅析《伤寒杂病论》书名的翻译[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6,4(6):661-662. 被引量:1
-
10姜晓庆,施蕴中.用中国英语翻译中医的理论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3):84-85. 被引量:2
-
1袁迎春,全胜.早期综合性中医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1):32-33. 被引量:6
-
2张其成.对中医古籍文献研究的思考[J].医古文知识,1998,15(3):28-30. 被引量:4
-
3张晟星.《本草纲目》的翻译与传播[J].上海科技翻译,2003(1):55-55. 被引量:9
-
4雷玲珑.虚虚实实[J].家庭药师,2010(9):51-51.
-
5李新启.早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3):108-109. 被引量:9
-
6刘姿瑶.中医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9):204-205. 被引量:14
-
7杨秀芳.早期中医情志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6):716-717. 被引量:7
-
8李彩平.急性腰扭伤患者早期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8):89-89. 被引量:2
-
9王林云,吴金鹏,刘理想,段晓华,刘珊.早期中医医疗器具探源[J].中医文献杂志,2015,33(4):48-51. 被引量:5
-
10宇文亚,谢雁鸣,邹忆怀,李宗衡,王永炎.缺血性中风早期中医康复方案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2):28-30. 被引量: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