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奶牛乳房炎发病原因的综述
被引量:
8
The summarize of dairy cow mastitis pathogen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每年给奶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主要病因是致病菌对机体的感染。本文试图从奶牛自身性状、营养、环境、管理4个方面分析可能导致致病菌对机体感染的原因,以期为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
许毅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饲料广角》
2003年第21期38-40,共3页
Feed China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发病原因
防治
综述
奶业生产
营养水平
环境条件
致病菌
机体感染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0
同被引文献
73
1
丁月霞,李嫚,赵俊利,关红,李培锋.
内蒙古地区奶牛乳房炎链球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研究[J]
.中国兽医学报,2015,35(3):477-482.
被引量:14
2
李宏胜,郁杰,李新圃,罗金印,徐继英,郭福存,张礼华.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人工诱发奶山羊急性乳房炎试验[J]
.动物医学进展,2004,25(4):84-87.
被引量:12
3
高树新,许尚忠,李金泉,马云,王国斌.
奶牛乳房炎研究进展[J]
.中国草食动物,2004,24(5):46-49.
被引量:30
4
鲍玉琳,李俊生.
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新药—加替沙星的临床应用[J]
.山东医药工业,2003,22(6):25-27.
被引量:2
5
田文儒,刘大海,张雪清.
乳酸环丙沙星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畜牧兽医,1995(10):28-30.
被引量:22
6
储明星,师守堃.
奶牛体型和体细胞数(乳房炎)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J]
.畜牧与兽医,1995,27(1):35-37.
被引量:3
7
李新圃,张礼华,李宏胜,郁杰,罗金印,袁永隆,杨玉英.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药敏试验[J]
.中国兽医科技,1995,25(9):27-28.
被引量:20
8
刘深廷,郎洪胜,李忠平,王晓东,徐希军,孙彦明,姜旭玲,刘欣南,刘京义,刘京智,迟永刚,郭全胜.
青岛市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J]
.畜牧与兽医,1996,28(3):127-128.
被引量:3
9
高树新,许尚忠,李金泉,高雪,任红艳,陈金宝,马云.
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奶牛乳房炎的影响因素[J]
.华北农学报,2006,21(4):114-117.
被引量:10
10
吴秀红,张新中,周永灿,谢珍玉.
关于芽孢杆菌(Bacillus)应用概述[J]
.现代渔业信息,2007,22(7):16-1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8
1
李桐,刘鑫,张裕琪,杨鸣琦.
包头地区临床型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
.动物医学进展,2009,30(7):115-119.
被引量:12
2
刘红,高学军,车有权,刘云,陆江宁,刘洪杰,鲁兆宁,杨名赫,邬立刚,齐帮若,高月林.
临床型奶牛乳腺炎致病菌分析及药敏试验[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2):106-111.
被引量:6
3
刘洋,布日额,吴金花,郭闯,锡林高娃,刘燕,薛晓阳.
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乳源性大肠埃希菌PCR检测及其耐药性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7(7):503-506.
4
邢萌茹,刘慧敏,孟璐,董蕾,郑楠,韩荣伟,王加启.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耐药性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2018,46(9):28-35.
被引量:13
5
曲静.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技术[J]
.山东畜牧兽医,2017,38(4):39-39.
被引量:5
6
徐锡殿.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与病因分析[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36(3):98-98.
被引量:6
7
王娟.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技术[J]
.畜牧业环境,2022(14):67-68.
8
朱程林,陈瑞浪.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挤奶设备——“智”奶器[J]
.农家参谋,2019(3):205-205.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郭梦尧,王洪海,王国卿,张乃生.
奶牛乳房炎的病理机制及中药防治研究进展[J]
.动物医学进展,2010,31(10):92-95.
被引量:39
2
胡菊梅,温嘉琪,郑晓培,王娟.
奶牛乳房炎病原分离鉴定及其治疗方法研究[J]
.畜牧兽医杂志,2012,31(1):16-19.
被引量:18
3
王晓兰,周霞,剡根强.
北疆部分地区致奶牛乳房炎浅绿色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1):125-127.
被引量:1
4
王东,李发万,王旭青,王建波,蒲建明,丁林军,刘军红,扈登强.
宁夏部分地区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J]
.动物医学进展,2012,33(8):119-122.
被引量:5
5
于文会,张洁,陆子音,韩名书,康欣.
促进大鼠伤口愈合中药组方的筛选[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3(12):54-57.
6
孙茂勇,董发明,张晓锋.
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J]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3,34(10):8-9.
被引量:2
7
孙芳芳,何剑斌.
沈阳地区奶牛乳房炎细菌分离鉴定与优势菌株药敏试验[J]
.现代畜牧兽医,2014(2):44-47.
被引量:6
8
丁君云.
奶牛乳房炎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3):127-128.
9
刘红,高学军,李凤刚,杨名赫,鲁兆宁.
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药透皮剂治疗[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30(6):25-28.
10
孟建明,赵生筠.
一例奶牛食道阻塞的诊治体会[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30(6):28-28.
被引量:2
1
王帅.
猪圆环病毒病对猪瘟免疫效果的影响[J]
.今日养猪业,2010(5):14-15.
被引量:1
2
孟香丽,许秀娟.
秋季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措施[J]
.山东畜牧兽医,2012,33(11):40-41.
被引量:1
3
王秀,李同斌.
如何构建规模养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J]
.当代畜禽养殖业,2013(3):23-24.
4
汪砦.
规模养猪场如何构建生物安全体系[J]
.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3(4):36-37.
5
郭丽.
浅析奶牛乳房炎病因及预防措施[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4,30(3):64-65.
6
雷小丽,伍秀娟,侯贵平.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技术[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12):127-127.
7
曹广芝,赵鸿璋,赵波涛.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J]
.中国猪业,2009,4(4):33-35.
被引量:1
8
曹广芝,赵鸿璋,赵波涛.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J]
.甘肃畜牧兽医,2009,39(3):22-25.
9
朱宝礼,白冰.
牛乳房炎的病因及治疗[J]
.宁夏农林科技,2009,50(6):107-109.
10
侯庆文,马腾,张康宁,华登科,翟飞,袁青妍,许盛海,陈国宏.
大肠杆菌在家禽消化道内迁移和定植规律的观察[J]
.中国家禽,2013,35(23):54-55.
被引量:1
饲料广角
2003年 第2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