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发展: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体制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推进城市化以矫正我国产业结构严重偏差的过程中,无论是从我国现有人口规模与自然资源、环境的矛盾与冲突的角度去考察,还是基于现有经济体制的内在特点,以建设与发展小城镇为重心的城市化发展道路都不是一种最切实可行的选择。为此,需要调整我们的思路,将发展大城市放在首要的位置上。
作者
陈其林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出处
《中国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7,共10页
China Economic Studies
关键词
经济结构调整
城市化
自然资源
中国
环境
经济体制
分类号
F121.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05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2
1
《中国统计年鉴》,1995、199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刘国光.
21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增长[J]
.中国工业经济,1999(4):5-8.
被引量:4
3
郭克莎.
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及调整思路[J]
.经济研究,1999,34(9):15-21.
被引量:130
4
张志良.生态危机:“人口”该负多大责任?[J].新华文摘,1999,(7).
5
高昱.绿色中国--我们将要为你付出多少.三联生活周刊,1999,(12).
6
高昱.《绿色中国—我们将为你付出多少》[J].三联生活周刊,1999,(12).
7
蓝海涛,李岳云.
小城镇建设就业扩张及市场拉动效应的制约因素[J]
.中国农村经济,1999(8):64-68.
被引量:12
8
张照新.
结构转换与发展速度非均衡的中国小城镇——中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小城镇统计调查数据分析报告[J]
.中国农村经济,1999(8):57-63.
被引量:8
9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经济司课题组.
关于加快小城镇发展的对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00(3):4-31.
被引量:37
10
陈其林.
产业政策:企业、市场与政府[J]
.中国经济问题,1999(3):1-8.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陈振明.
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政府失败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98(6):89-105.
被引量:117
2
萨缪尔逊.经济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59.
3
H.钱纳里 吴奇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89..
4
W.W.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5
殷醒民.
中国工业企业规模的变动趋势研究[J]
.管理世界,1997,13(3):136-146.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205
1
刘伟,钟昌标.
从"模仿"到"自主创新":中国技术进步的拐点分析[J]
.应用经济学评论,2023(1):35-59.
被引量:4
2
李继云,孙良涛.
云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8):90-91.
被引量:14
3
师向东,姚飞.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的互动发展[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S1).
4
张一平.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探[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z1):109-113.
被引量:2
5
李建德.
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是结构调整的关键[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1(3):92-100.
被引量:1
6
李力.
我国产业结构的阶段性转变与合理化途径[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1999,19(8):18-23.
7
王大伟.
多重视域下中国区域社会经济不平衡发展指标对比与分析——基于数据静态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2):19-25.
被引量:1
8
宗颖聪.
第一产业产出与效率的结构贡献分析——基于山西的实证[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1(16):8-11.
被引量:1
9
吕铁,贺俊.
“十三五”中国工业发展的新形势与政策调整[J]
.学习与探索,2015(6):78-83.
被引量:11
10
李赛男,于光军.
内蒙古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5(28):21-23.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8
1
高保中,段艳红.
对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几点认识[J]
.学术月刊,2000,32(12):43-47.
被引量:1
2
王放.
城市化与人口现代化的关系[J]
.人口研究,2001,25(1):30-33.
被引量:2
3
辜胜阻简新华《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
4
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出版社,20001
5
吴宣恭.
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J]
.中国经济问题,2000(2):1-8.
被引量:7
6
程萍.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3(4):499-503.
被引量:9
7
周肇光.
关于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几个问题[J]
.当代经济研究,2000(7):27-30.
被引量:2
8
"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课题组,陈清泰,鲁志强,刘世锦,郭励弘.
经济结构调整:政府的职责与国资的动作[J]
.中国工业经济,2000(10):67-70.
被引量:3
9
吕政,郭克莎,吕铁.
对“十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J]
.中国工业经济,2000(7):18-24.
被引量:13
10
胡钧.
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J]
.经济学动态,2000(11):34-3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夏帆,熊肇煜.
浅析城镇化发展的规模效益[J]
.湖北社会科学,2001(7):30-31.
被引量:1
2
王杉.
城市化战略的思考[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39-42.
3
刘燃,向翟之.
四川广元市城市化发展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07(03S):323-323.
4
杨立岩.
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探讨综述[J]
.学术月刊,2001,33(7):108-10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徐琳.
加入WTO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经济纵横,2003(1):57-59.
被引量:2
2
徐琳.
WTO下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述评[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47-49.
3
范建平,梁嘉骅.
复杂性与山西省产业结构再造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04,6(2):25-27.
被引量:1
4
景志慧.
陕西城市规模效益分析[J]
.人文地理,2004,19(3):22-25.
被引量:4
1
茅于轼.
城市规模的经济学[J]
.江苏经济,2003(4):13-15.
被引量:1
2
严伟涛.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路径选择[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4,20(6):54-57.
被引量:2
3
陆铭.
大国更要发展大城市[J]
.新华月报,2016,0(5):32-35.
被引量:1
4
陆铭.
重思“城市病”[J]
.中国经济报告,2013(2):69-71.
被引量:6
5
盛荣.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4):19-24.
被引量:2
6
王明浩,李小羽.
论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J]
.城市发展研究,2003,10(4):23-27.
被引量:9
7
赵振华.
城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
.农村经营管理,2014(2):21-21.
8
郭朝晖.
人口流动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3):7-10.
被引量:5
9
韩华林.
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之我见[J]
.现代管理科学,2004(4):91-92.
被引量:2
10
郭建强.
浅议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性[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6):25-26.
中国经济问题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