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早熟性与籽粒产量的关系及育种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早熟高产是现代玉米育种工作的两个重要性状。几十年来,育种工作者在选择高产性状的同时,力求缩短杂交种的生育期。在美国已把籽粒产量、抗虫性和生育期作为最重要的育种目标。
作者
汤国民
龙丽平
王志范
机构地区
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1992年第5期23-25,共3页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早熟性
籽粒
育种
产量
分类号
S513.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1
刘仲元著.玉米育种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2
冯绍宽.
玉米杂交种几个性状遗传相关的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1990(2):1-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傅同良.
玉米早熟性的相关和遗传研究[J]
.种子,1996,15(3):28-30.
2
博同良.
玉米早熟性的相关和遗传研究[J]
.玉米科学,1996,4(1):26-2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杨镇,刘晓丽,李刚.
EMS诱变剂对玉米自交系改造效果的研究[J]
.辽宁农业科学,2006(5):7-10.
被引量:7
2
吕鑫,张福耀,平俊爱,杜志宏,李惠明,杨婷婷,田兆祥.
利用EMS化学诱变高粱无融合生殖系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160-164.
被引量:8
3
李海军,池书敏,刘志增,陈景堂,路鹏,张丽华.
利用EMS化学诱变改造玉米自交系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2,10(3):36-38.
被引量:31
1
杜长恒,范家骅,刘俊秀,曾启明.
小麦熟期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及育种途径的探讨[J]
.北京农业科学,1991,9(4):1-5.
被引量:7
2
李艳萍.
水稻高产育种途径[J]
.天津农业科学,2000,6(4):53-53.
3
何钟碧,刘昌明.
玉米高产优质育种途径的探索[J]
.绵阳农专学报,1991,8(2):27-30.
4
杜维广,刘丽君.
大豆超级种培育的思考[J]
.大豆通报,2006(5):7-8.
被引量:3
5
彭懿紫,叶创生.
水稻育种现状的评价与方向[J]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3(4):329-333.
被引量:1
6
黄群策.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途径的探索[J]
.科学中国人,2000(8):44-45.
被引量:5
7
程显伟.
大豆品质育种途径[J]
.作物研究,1993,7(3):46-48.
8
吴兆苏.
小麦产量潜力及其育种途径述评[J]
.作物杂志,1994(1):3-4.
被引量:15
9
李兴普.
试论河北省小麦育种途径[J]
.河北农作物研究,1993(3):1-3.
10
黄启尧.
从80年代育成甘蔗新品种看我国的育种途径和海南甘蔗育种场的贡献[J]
.甘蔗糖业,1991(4):7-14.
被引量:7
山东农业科学
199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