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各煤种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研究
被引量:
4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在分析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我国不同煤种的煤在氧化自燃过程中气体产物的组成和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指标气体与煤温的定量关系和早期预测预报自然发火的指标。
作者
罗海珠
钱国胤
机构地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出处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86-89,共4页
Safety in Coal Mines
关键词
自然发火
预测预报
标志气体
气体指标
分类号
TD752.1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0
引证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373
同被引文献
350
1
肖旸,马砺,王振平,文虎,邓军.
煤自燃指标气体的吸附与浓缩规律[J]
.煤炭学报,2007,32(10):1014-1018.
被引量:21
2
戚绪尧,王德明,仲晓星,李大伟.
煤低温阶段吸氧特性的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3):58-61.
被引量:20
3
梁运涛.
煤炭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气体指标法[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6):5-8.
被引量:87
4
肖旸,王振平,马砺,翟小伟.
煤自燃指标气体与特征温度的对应关系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6):47-51.
被引量:100
5
邓存宝,王继仁,洪林.
矿井封闭火区内气体运移规律[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3):296-298.
被引量:17
6
胡社荣,蒋大成.
煤层自燃灾害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4):69-72.
被引量:63
7
仲晓星,王德明,尹晓丹.
基于程序升温的煤自燃临界温度测试方法[J]
.煤炭学报,2010,35(S1):128-131.
被引量:89
8
秦跃平,宋宜猛,杨小彬,秦川.
粒度对采空区遗煤氧化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J]
.煤炭学报,2010,35(S1):132-135.
被引量:47
9
徐精彩,葛岭梅,贺敦良.
煤炭低温自燃过程的研究[J]
.煤炭工程师,1989(5):7-13.
被引量:69
10
唐明云.
采空区煤炭自燃预测预报方法及探讨[J]
.煤炭技术,2004,23(10):104-106.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46
1
刘爱华,蔡康旭.
煤自然发火预报的研究及软件的开发[J]
.煤炭学报,2007,32(7):724-728.
被引量:12
2
朱令起,周心权,朱迎春.
东欢坨煤矿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的优化选择[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288-292.
被引量:25
3
王理,王峰,张军杰,葛学玮,任楠,房文杰.
车载矿山应急救援指挥辅助决策系统[J]
.煤矿安全,2009,40(6):68-70.
被引量:7
4
邵和,周福宝,李金海,高宗飞.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
.煤炭工程,2010,42(3):80-82.
被引量:18
5
张军杰,李长录.
Agilent 3000A微型气相色谱仪在矿井气体分析中的应用[J]
.工矿自动化,2010,36(6):106-108.
被引量:9
6
杨小强,李楠.
煤矿封闭火区启封和复燃条件实验研究[J]
.煤矿安全,2010,41(9):4-7.
被引量:14
7
肖旸,李树刚,李明,马砺,邓军.
煤自燃预测预报技术研究进展[J]
.陕西煤炭,2010,29(6):4-7.
被引量:13
8
许涛,王德明,辛海会,戚绪尧.
煤低温恒温氧化过程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9):113-118.
被引量:13
9
邬剑明,任浩婕,王俊峰.
煤氧化热解过程中H_2产生规律的实验研究[J]
.煤矿安全,2012,43(5):12-14.
被引量:5
10
苏凯,赵晓夏,王伟峰,吴会平.
东山矿煤自燃特性实验研究[J]
.同煤科技,2012(3):29-32.
二级引证文献
373
1
郭军,王凯旋,金永飞,文虎,吴建斌,蔡国斌.
煤自燃进程精细划分方法及其智能监测预警——煤火精准防控技术变革[J]
.煤炭学报,2023,48(S01):111-121.
被引量:20
2
王铭明,汪晨,于浩,胡圣明.
不同温度下煤样氧化热解气体产物在煤中吸附特性的实验研究[J]
.煤炭学报,2020(S01):284-290.
被引量:5
3
段海亮.
上湾煤矿束管监测系统超长距离束管采气可靠运行方法研究[J]
.煤炭工程,2023,55(S01):136-140.
4
张岱岳,张翔,李鹏.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覆岩结构对工作面低氧影响研究[J]
.煤炭工程,2022,54(12):84-89.
被引量:7
5
董红娟,卢悦,张金山,温磊,袁治国.
煤矸石自燃阶段特征与气体释放特性分析[J]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22,41(4):341-344.
被引量:4
6
孙勖.
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
.区域治理,2019,0(11):137-137.
7
孟凡成,李长录.
多传感器自燃火灾预测预报监控分站的研制[J]
.煤矿机电,2009,30(2):52-55.
8
于水军,郑立刚,张玉贵,余明高,张晓刚.
乐平树皮煤升温氧化过程中气体解析规律研究[J]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9(3):135-138.
被引量:2
9
陈鹏,许红英,李立业,崔文权,梁英华.
煤炭自燃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J]
.洁净煤技术,2009,15(4):112-115.
被引量:1
10
黄显华.
平朔矿区9^#煤程序升温氧化过程中指标气体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煤炭,2010,36(2):95-96.
被引量:3
1
罗海珠,钱国胤.
各煤种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研究[J]
.煤矿安全,1992(5):5-10.
被引量:20
2
李静波.
煤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指标体系[J]
.能源与节能,2012(5):5-7.
被引量:4
3
彭本信.
应用热分析技术研究煤的氧化自燃过程[J]
.煤矿安全,1990(4):1-12.
被引量:13
4
朱拴成.
东庞矿北井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的优化选择[J]
.中国煤炭,2012,38(11):94-97.
被引量:4
5
王宪付,孙平远,段新江,赫景民.
束管监测系统在划分采空区“三带”中的应用[J]
.煤矿安全,2009,40(6):33-35.
被引量:4
6
朱令起,周心权,谢建国,朱迎春.
东欢坨煤矿自然发火标志气体优化选择[J]
.煤矿安全,2008,39(7):5-8.
被引量:8
7
张建国,刘广金.
平煤集团主采煤层的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初探[J]
.煤矿安全,2002,33(11):40-41.
被引量:6
8
冯春花,李均淑.
铁离子在硫化矿氧化自燃过程中的作用[J]
.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1992(A12):167-170.
被引量:2
9
朱令起,周心权,谢建国,朱迎春.
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实验分析及优化选择[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25(4):440-443.
被引量:69
10
朱令起,周心权,朱迎春.
东欢坨煤矿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的优化选择[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8(2):288-292.
被引量:25
煤矿安全
2003年 第B0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