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苣荬菜的营养保健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苣荬菜的营养价值、药理作用和开发利用做一简要分析,并提出该野生食品的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
白凤翎
机构地区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系
出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3年第6期100-101,共2页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
苣荬菜
营养价值
药理作用
开发利用
野菜
蔬菜饮料
分类号
TS2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1
赵宏彬,暴纪春,张国秀.
开发山野菜资源让饮食回归自然[J]
.中国林副特产,1999(4):42-43.
被引量:1
2
姚钢乾,宋立军,王胜利.
几种常见山野菜的营养成分分析[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22(2):65-67.
被引量:3
3
冯锁民,鲁会侠,杨金玉,李新生.
苣荬菜化学成分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1998,13(3):108-108.
被引量:13
4
樊晓虹,杨晓虹.
苣荬菜茎叶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测定[J]
.人参研究,2000,12(1):36-38.
被引量:9
5
刘松涛.
山野菜汁饮料的研制[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9,15(2):28-29.
被引量:5
6
张洪民,渠桂荣,吴立军,李铣.
裂叶苣荬菜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1997,28(11):691-693.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李丕显,渠桂荣,毛锡霖,周丰泽.
裂叶苣荬菜的分布调查及易混淆种类鉴别[J]
.植物杂志,1993,20(1):20-21.
被引量:1
2
渠桂荣,王素贤,吴立军,李铣.
裂叶苣荬菜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2):101-102.
被引量:21
3
陈和利,刘晓瑜.
中药功效与四种微量元素关系的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3):36-39.
被引量:51
4
渠桂荣,刘建,李新新,王素贤,吴立军,李铣.
裂叶苣荬菜黄酮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1995,26(5):233-235.
被引量:30
5
-.全国中草药汇编[M].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6
杜怡斌.河北野生资源植物志[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7
李洁.山区野生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M].东方出版社,-..
8
渠桂荣,中国中药杂志,1995年,18卷,5期,297页
9
郭月英,沈阳药学院学报,1994年,4卷,11期,278页
10
谢志民,中药材,1992年,15卷,10期,38页
共引文献
31
1
侯亚星,包明兰,月英,齐力格尔,包欣欣,敖民.
蒙药地格达-8味散方源、方解、临床应用考证[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3):44-47.
被引量:2
2
蒋雷,王国荣,姚庆强.
苦苣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齐鲁药事,2007,26(11):670-672.
被引量:12
3
李长恭,渠桂荣,牛红英,董彩霞,祝勇.
苣荬菜花的挥发油成分分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2):128-129.
被引量:7
4
邵成雷.
苣荬菜的营养及药理作用[J]
.食品与药品,2005,7(06A):63-65.
被引量:14
5
顾成波,李学锋,赵长山.
草甘膦对苣荬菜的防除技术[J]
.农药,2006,45(10):705-707.
被引量:2
6
辛智科,杨智锋.
浅谈北败酱的药材来源及应用[J]
.陕西中医,2006,27(12):1572-1573.
被引量:6
7
潘裕添,林进妹,黄家福,陈有恒.
蔬菜浓缩汁防褐变及后浑浊工艺的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4):83-87.
被引量:3
8
乔春燕,刘宁.
苣荬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6):112-114.
被引量:10
9
牛安琦,杨智锋,郑洁.
北败酱药材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08,23(5):298-300.
被引量:4
10
孔增科,李利军,傅正良,郭红艳.
败酱草、北败酱的鉴别与临床合理应用[J]
.河北中医,2009,31(2):270-271.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69
1
唐其展,孔德工,黄武杰,田忠孝,黄炳立,方东,粟学军.
南宁市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及评价[J]
.土壤肥料,2004(6):25-27.
被引量:31
2
渠桂荣,王素贤,吴立军,李铣.
裂叶苣荬菜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2):101-102.
被引量:21
3
渠桂荣,李现山,席应军,刘建,王美霞.
裂叶苣荬菜治疗肝炎的有效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5):297-298.
被引量:8
4
郭月英,周晓荣,范文哲,渠桂荣.
裂叶苣卖菜保肝作用的研究[J]
.沈阳药学院学报,1994,11(4):278-281.
被引量:9
5
宁维颖,邵秀芝.
马齿苋的营养及其食品的开发[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84-86.
被引量:3
6
张福平,潘俊强,陈蔚辉.
6种野菜硝酸盐和VC含量的测定[J]
.中国蔬菜,2005(4):23-24.
被引量:12
7
邵成雷.
苣荬菜的营养及药理作用[J]
.食品与药品,2005,7(06A):63-65.
被引量:14
8
胡佩卓,邹传宗,祝英.
苦苣菜脂溶性化学成分[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6):1234-1237.
被引量:22
9
冯孝义,张小荣,冯向荣.
微量元素铬与健康[J]
.生物学通报,1995,30(12):13-14.
被引量:17
10
渠桂荣,刘建,李新新,王素贤,吴立军,李铣.
裂叶苣荬菜黄酮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1995,26(5):233-235.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8
1
康三江,张海燕,苟丽娜,张芳,宋娟.
苣荬菜漂烫过程中护绿工艺研究[J]
.北方园艺,2020(4):108-114.
被引量:7
2
邵成雷.
苣荬菜的营养及药理作用[J]
.食品与药品,2005,7(06A):63-65.
被引量:14
3
王晓红,叶碧寸.
七种野菜硝酸盐和V_C含量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9):124-126.
被引量:3
4
戴凌燕,朱丹,薛军.
黑龙江省各地苣荬菜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20(1):1-4.
被引量:10
5
丁旭光,侯冬岩,关崇新,刘晓媛.
棚栽与野生苣荬菜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
.食品科学,2009,30(16):251-253.
被引量:1
6
连晶,刘添添,李苏红,姜忠丽.
苣荬菜活性物质提取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3):16-18.
7
董庆海,李雅萌,吴福林,王涵,林红强,刘金平,李平亚.
苣荬菜的研究进展[J]
.特产研究,2018,40(3):75-78.
被引量:3
8
展宗冰,康三江,张海燕,苟丽娜.
野生苣荬菜护绿工艺及护绿保脆剂复配优化[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8):102-107.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康三江,张海燕,苟丽娜,张芳,宋娟.
苣荬菜漂烫过程中护绿工艺研究[J]
.北方园艺,2020(4):108-114.
被引量:7
2
杜彬.
六味五灵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5(12):58-60.
被引量:4
3
李英姬.
苣荬菜的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4):155-156.
被引量:15
4
陈万翔,张昱,李娟,姜淑霞,李文远.
7种野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及Vc含量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111-14113.
被引量:3
5
孙启忠,赵淑芬,玉柱,陶雅,韩春燕.
苣荬菜生物学特性与营养成分[J]
.草业科学,2009,26(12):42-45.
被引量:4
6
徐高福.
我国森林野菜研究利用概况与开发利用建议[J]
.林业调查规划,2010,35(1):118-122.
被引量:12
7
汪贵庆,廖小锋,刘济明,孙运刚,张东凯,孔维勋.
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和幼苗对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的响应[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1,30(1):35-41.
被引量:2
8
连晶,刘添添,李苏红,姜忠丽.
苣荬菜活性物质提取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3):16-18.
9
傅若农.
近两年国内气相色谱的进展[J]
.分析试验室,2011,30(5):88-122.
被引量:32
10
时丽冉,郑博颖,李明哲.
苣荬菜染色体特征研究[J]
.草地学报,2012,20(6):1139-1142.
被引量:1
1
邵成雷.
苣荬菜的营养及药理作用[J]
.食品与药品,2005,7(06A):63-65.
被引量:14
2
连晶,刘添添,李苏红,姜忠丽.
苣荬菜活性物质提取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3):16-18.
3
戴凌燕,朱丹,薛军.
黑龙江省各地苣荬菜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8,20(1):1-4.
被引量:10
4
关正君,霍艳林,尉亚辉.
贮藏方式对三种野菜品质的影响[J]
.食品科技,2010,35(3):64-67.
5
蒲秀琴.
不同贮藏方式对野菜主要成分的影响[J]
.青海科技,2001,8(6):43-44.
被引量:1
6
贾生平.
苣荬菜干的加工[J]
.农村新技术,2005(12):40-40.
7
颜士州.
给健康食品把好脉[J]
.中国保健食品,2008(5):8-9.
8
力浩荣.
苦蕖菜的开发利用及人工种植探讨[J]
.甘肃农业,2015(22):18-18.
9
吴杰勇.
安徽和周边省份野生蔬菜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J]
.安徽科技,2000(3):28-29.
10
市场与信息[J]
.新农村,1996,0(2):6-6.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