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和评价北京市西城区异地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特征。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7年异地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AFP病例个案资料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2013-2017年西城区共调查处理异地AFP病例627例,占北京市异地AFP病例总报告数的77.50%。其中北京儿童医院报告率占87.40%,病例主要来自河北省(46.57%),集中分布在6岁以下小年龄组(63.32%),每年4-7月和8-10月为发病高峰,大部分病例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采集到双份及以上粪便标本的593例病例中,399例是在麻痹后14 d内采集到双份粪便标本,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为67.28%。在所有627例异地AFP病例中,患者既往就诊次数≤2次占73.04%,麻痹后首诊医院以省市级医院为主,占76.08%。随着就诊医院级别升高,AFP诊断率增高(χ~2=226.555,P<0.001)。结论北京市西城区异地AFP病例主要来自周边省份,尤其是河北省;病例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发病后首选省市级医院就诊,且级别越高,AFP诊断率越高;异地AFP病例合格便标本采集率低。建议首诊医院应及时报告,及时采集便标本,及时横向沟通转移(横转)病例,需要进一步加大京津冀AFP监测信息系统对接。同时,西城区需要通过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异地AFP病例的监测,以积极应对脊灰输入风险。
作者
王青海
姜帆
王倩
刘淑岭
秦京宁
WANG Qing-hai;JIANG Fan;WANG Qian;LIU Shu-ling;QIN Jing-ning
出处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87-590,共4页
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作者简介
王青海(1978-),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免疫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