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解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根据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结构 ,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新的分解 ,并和传统的分解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套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作者
马贞
陈强
张霞
机构地区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3-24,共2页
基金
成都理工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
关键词
知识经济
技术创新
企业管理
竞争优势
市场调研
市场营销
分类号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1
1
郑春东,和金生.
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新方法[J]
.科技管理研究,2000,20(3):41-44.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孙连勇 李东贤等(译).创新制胜[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
2
曹崇延,王淮学.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预测,1998,17(2):66-68.
被引量:95
共引文献
48
1
白瑶,和金生.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知识本质初探[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2):33-36.
被引量:2
2
张治河,周国华,冯永琴,张传波.
“武汉·中国光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科研管理,2009,30(S1):12-18.
被引量:5
3
池仁勇,唐根年.
基于投入与绩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
.科研管理,2004,25(4):23-27.
被引量:185
4
邓蕾,王旭,林云,何方珍.
企业技术创新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7):12-14.
被引量:10
5
雷雨,赵国杰,梁志华.
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技术评价模型设计与实证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55-59.
被引量:1
6
焦玉灿,罗亚非.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7):88-91.
被引量:25
7
陈玉和,白俊红,尚芳.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煤炭工程,2006,38(9):97-99.
被引量:11
8
郑春东,唐建生,史英杰.
企业反超型技术创新的推动要素及其基本模式[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91-92.
9
刘鸿渊,曾艳琳.
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AHP模糊评价[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2):152-155.
被引量:15
10
唐炜,蒋日富,鹿盟.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5):195-200.
被引量:40
同被引文献
39
1
戴跃强,李琰,达庆利.
江苏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构建[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643-647.
被引量:3
2
远德玉,董中保,常向东.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和动态分析方法[J]
.科学管理研究,1994,12(2):50-52.
被引量:23
3
曲国禹,刘学铭.
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9(1):81-84.
被引量:37
4
戴冬秀,李睿,宋化民.
基于链式模型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设计[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6):78-79.
被引量:5
5
李继勇,张艳红,任向阳,刘历波.
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分析[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35(6):98-102.
被引量:2
6
魏江,郭斌,许庆瑞.
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5(5):33-38.
被引量:52
7
王海威,朱建忠,许庆瑞.
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测度指标研究综述[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26-30.
被引量:32
8
付家骥.技术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28-232.
9
Caves R E. The Imperfect Market For Technology Licenses[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83.
10
Derek L. Ransley and Jay L. Rogers. A Consensus on Best R&D Practices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J]. March - April, 1994, ( 19 - 26).
引证文献
6
1
邹梅妮,柳瑞禹.
再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9):8-9.
被引量:4
2
林平凡,高怡冰.
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2):40-42.
被引量:26
3
樊丽淑,蓝光喜.
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基于宁波的实证分析[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41-46.
4
王芳,刘永安,何家林.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
.企业经济,2010,29(7):31-33.
被引量:13
5
徐巧玲.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筛选研究[J]
.求索,2012(7):38-40.
被引量:2
6
刘爽.
基于财务指标的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2):68-7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郭燕.
“雅戈尔”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成及分析[J]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1):45-52.
2
李向波,李叔涛.
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7(2):139-142.
被引量:39
3
张杰.
基于灰色聚类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07,23(12):161-163.
被引量:14
4
李惠娟,马元三.
基于技术创新管理的科技统计指标体系构建[J]
.商业时代,2007(28):86-87.
被引量:8
5
翁翼飞,王家臣,张驎,张世魁.
我国矿用链条企业基于流程再造的自主技术创新[J]
.煤矿机械,2008,29(3):3-5.
6
夏志勇,蒲洪波.
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J]
.统计与决策,2008,24(4):10-12.
被引量:3
7
刘东辉,吕超.
基于复合DEA的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评价与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08,8(3):62-66.
被引量:6
8
高山行,徐新.
企业自主创新五个视角的研究现状及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29(9):92-97.
被引量:10
9
陈红川.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08(8):43-46.
被引量:2
10
郭树华,张同健,王健康,张天龙.
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体系解析[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0(3):28-30.
1
谢蕾蕾.
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效率评价[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3):93-95.
2
丘缅,王浩.
动态环境下双元营销能力对家庭农场财务绩效的影响[J]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5,14(6):585-591.
被引量:1
3
苗露.
财务能力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2015(2):108-109.
被引量:3
4
李荣静,陈颉.
孵化器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2011,31(6):49-52.
被引量:5
5
刘红莲.
从核心能力到企业系统管理能力[J]
.经济论坛,2008(10):57-58.
6
周治翰,蔡芸,胡汉辉.
能力发展循环支撑下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基于动态能力的分析[J]
.管理科学,2004,17(4):19-25.
被引量:9
7
吕恩泉,刘江涛.
基于杜邦方法的房地产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
.经济论坛,2010(2):174-177.
被引量:5
8
石奇.
论企业创新能力的构成与促进[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2(2):5-8.
被引量:4
9
陶泓.
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12):97-98.
被引量:1
10
杨学军,杨帆.
知识溢出效应对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路径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2):46-49.
被引量:1
经济师
2003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