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晚明北京居民节日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特征,体现在节日的时间安排、节日活动的空间布局、游赏游戏作为节日活动的普遍性、明显的群体差异性等方面。笔者以为,区域节日文化地方性特征及其形成必须与该区域的整体联系起来才能得到理解。本文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即可以被视为对晚明北京节日文化地方性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一个理解过程。然而,笔者的意图并不止于此。当节日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仍然活态地存在于居民日常生活之中,它就不仅是被建构的对象,它还具有建构的能力。本文还将试图阐释晚明的北京居民是如何通过过节,即对节日文化的实践作用于北京城市活动空间的发展的。由此,该文便为理解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一项个案的说明。
                
                
    
    
    
    
                出处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0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view
     
            
                基金
                    萧放主持北京“十一五”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岁时节日研究》(项目编号为06BaLS012)
                    郭英德主持教育部文科科研基地重大项目《明代民俗文献史及数字化管理系统》(项目编号为06JJD840002)系列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