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组织、制度与关系:河套水利社会形成的内在机制——兼论水利社会的一种类型 被引量:7

Organization,System and Hydraulic Society in Hetao Area:With a Brief Comment on Its Hydraulic Typ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水利社会类型的研究中,国内学界对"库域型""泉域型""圩垸型"研究较多,其他类型尚待深入挖掘。本文试图提出一种位于黄河中上游流域河套地区的"河域型水利社会"类型,并探究其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组织、制度和关系是我们理解内在机制的三个核心逻辑。从组织方面看,河套水利网络的雏形是由民间水利组织开发和构建的,他们凭借独有的渠道开挖技术将资金和劳动力聚拢。从制度方面看,民间组织将水权和地权一手掌握,并采用了"公中"和"牛犋"等管理方式,使无地农民和地主紧紧与土地联系在一起。从关系方面看,民间组织妥善处理了与蒙古王公、教会及当地普通蒙古族之间的关系,并促进了汉移民和当地蒙古族在亲密场景互动中的不断融合,最终在河套地区形成稳定的农区和农业社会秩序。
作者 杜静元 Du Jinyuan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农村服务型社会组织的发育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编号:15YJC840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杜静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讲师。电邮:dujy@bnu.edu.c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二级参考文献116

同被引文献89

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