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建省科技人力资源状况和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
5
The S&T Human Resource in Fu jian Province and It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结构和科技人员素质的现状,并通过与沿海几个省市的比较研究和评析,进而提出优化和推进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
张良强
雷德森
机构地区
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0-134,共5页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监测与评估>报告之一。
关键词
福建
科技人力资源
对策
现状
科技人员素质
人力资源总量
资源优化
分类号
G322.7 [文化科学]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4
1
桂昭明,田辉玉,张文学,程芳.
我国科技人才资源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点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5):55-58.
被引量:10
2
国家统计局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2)[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
郑松涛,王建国.
论加入WTO与中国教育的人才培养方略[J]
.人才开发,2002(10):8-10.
被引量:2
4
福建省统计局 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科技统计年鉴[R].,(1996—2002)..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文昭明.呼吸系统变态反应疾病诊断治疗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2
乔秉善.变态反应实验技术[M]科学出版社,1990.
3
王又孚,王旭东,郑珊珊,王志杰.
花粉症快速免疫治疗前后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测定[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4):216-217.
被引量:2
4
黄少丹,钟南山.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支气管炎症及变态反应特征[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5):283-286.
被引量:215
5
沈华浩,朱元珏.
哮喘免疫治疗的新进展[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55-56.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
9
1
王文行,汪振江.
加入WTO后西北地区产业技术选择的可能模式初探[J]
.甘肃理论学刊,2002(4):41-44.
2
周照,王昕.
我国高校科技环境能力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2):77-80.
被引量:2
3
郑秀才.
贫困山区县的科技人才资源现状及其对策[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3):130-131.
被引量:1
4
张建伟,杜德斌,姜海宁.
江苏省科技人才区域差异演变研究[J]
.地理科学,2011,31(3):378-384.
被引量:22
5
牛冲槐,张帆,李烁.
山西省地级市科技型人才分布差异研究[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4):10-13.
6
霍丽霞,王阳,魏巍.
中国科技人才集聚研究[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21(5):13-21.
被引量:33
7
王明,刘晖.
中国科技人才集聚对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J]
.中国人事科学,2023(9):68-81.
被引量:2
8
汪秀婷,胡树华.
国家创新系统的人才结构优化战略初探[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3):54-57.
被引量:6
9
管顺丰,汪秀婷,胡树华.
NIS的人才结构优化战略[J]
.科学管理研究,2003,21(4):100-103.
同被引文献
25
1
朱浩.
论高等学校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若干问题与管理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2003,23(5):88-89.
被引量:15
2
黄鸿春,林昆勇.
西部地区青年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4):144-146.
被引量:1
3
魏守华,吴贵生.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5,23(4):467-473.
被引量:55
4
罗继荣.
科技人力资源可持续激励问题改革刍议[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5):117-120.
被引量:4
5
王松梅,成良斌.
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05,7(6):129-131.
被引量:34
6
杨铁星,孟志国.
关于利用京津科技人力资源优势 提高河北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J]
.决策咨询通讯,2006,17(1):68-71.
被引量:3
7
孙诚,冯之浚.
自主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J]
.科学学研究,2006,24(3):460-465.
被引量:6
8
王宏起,王雪原,王珊珊.
产学研联盟:黑龙江省自主创新的重要模式[J]
.中国科技论坛,2006(4):16-18.
被引量:18
9
谢思全,张熇铭.
京津冀科技资源的配置特点及对策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10):103-109.
被引量:16
10
罗珊,安宁.
“泛珠三角”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科研管理,2007,28(1):181-187.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5
1
李琨,赵宗辽,张高科.
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分析[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1):42-44.
被引量:9
2
聂善明,杨子江.
水产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探讨[J]
.中国渔业经济,2005,23(3):3-5.
3
罗珊,安宁.
广东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0-46.
被引量:7
4
王宏起,周翠红.
黑龙江省区域创新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7):128-130.
被引量:3
5
王丽泽,宋国华,李炳军.
河南省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优化路径选择[J]
.科技创新导报,2012,9(15):208-21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李文华,张海成,刘育生.
论科研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和能力[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5,26(6):70-72.
被引量:2
2
熊焰.
浅议高校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38-39.
被引量:9
3
吴海燕,刘晓晶.
黑龙江省医药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7):10-12.
4
李良俊.
高校人力资源激励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08(13):154-157.
被引量:6
5
李廉水,岳贤平,崔维军.
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科技人员的激励薪酬契约[J]
.财经研究,2008,34(9):17-27.
被引量:3
6
罗珊.
广东省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2):185-187.
被引量:2
7
赵立雨,吕祥,师萍.
陕西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与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3):121-123.
被引量:1
8
徐新,高山行.
基于建立测量指标的自主技术创新构念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9):46-52.
被引量:7
9
齐巍娜.
我国高校的激励机制探讨[J]
.硅谷,2010,3(2):151-151.
10
林莉,谢富纪.
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7):59-61.
被引量:10
1
吕仲新.
管好用好科技人员[J]
.华东经济管理,2001,15(S2):87-89.
2
郑士贵.
21世纪对青年科技人员素质的要求[J]
.管理观察,1997,0(4):38-38.
3
周观普,赵玉梅.
山西省科技队伍的现状和对策[J]
.山西科技,1994,9(1):21-22.
4
崔发文,汪敏华.
21世纪对青年科技人员素质的要求[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6,17(7):26-29.
被引量:2
5
杜楠.
既要锦上添花 更要雪中送炭——运用哲学思想抓好企业科协工作点滴[J]
.厂矿科协,2000(3):16-17.
6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J]
.福建纸业信息,2006(3):2-2.
7
韩树杰.
研究开发(R&D)人力资源状况的国际比较[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25(11):78-81.
被引量:6
8
朱丹.
三峡库区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8):60-62.
9
王瑞君.
我国IT业人力资源会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价值工程,2014,33(18):160-162.
被引量:1
10
孙诚.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J]
.职业技术教育,2002,23(28):26-29.
被引量:2
中国科技论坛
200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