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质疑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内在价值论
被引量:
32
A Query to the Internal Axiology of Non-human-being Centralism Eco-ethic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 ,并试图通过价值客观主义和泛主体论来提供理论证明。可是他们的证明并不成功 ,因为价值并不是自然物的客观属性 ,非人存在物也统统不是什么“价值主体”
作者
韩东屏
机构地区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共4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关键词
内在价值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
价值客观主义
泛主体论
分类号
B82-058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3
同被引文献
515
引证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27
参考文献
4
1
杨通进.
环境伦理学的三个理论焦点[J]
.哲学动态,2002(5):26-30.
被引量:18
2
杨通进.
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理念[J]
.道德与文明,2000(1):6-10.
被引量:67
3
Rolst.H,刘耳.
自然的价值与价值的本质[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5(2):42-46.
被引量:47
4
张华夏.
广义价值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98(4):25-37.
被引量:42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杨通进.
超越人类中心论:走向一种开放的环境伦理学[J]
.道德与文明,1998(2):40-43.
被引量:13
2
刘福森.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困境[J]
.中国社会科学,1997(3):45-53.
被引量:217
3
詹献斌.
对环境伦理学的反思[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6):23-28.
被引量:18
4
章建刚.
环境伦理学中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J]
.哲学研究,1997(11):49-57.
被引量:27
5
刘湘溶,李培超.
论自然权利——关于生态伦理学的一个理论支点[J]
.求索,1997(4):54-59.
被引量:19
6
王建明.
“人类中心主义”之我见[J]
.哲学研究,1995(1):74-79.
被引量:22
7
杨通进.
人类中心论:辩护与诘难[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5):8-12.
被引量:37
8
李培超.
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辩护[J]
.道德与文明,2001(3):25-28.
被引量:10
9
汪信砚.
人类中心主义与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也为人类中心主义辩护[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12):13-17.
被引量:46
10
岩佐茂.《环境的思想》[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共引文献
163
1
吕忠梅.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野下的环境法价值论[J]
.政治与法律,2023(7):2-17.
被引量:40
2
徐华.
人、自然、和谐之美[J]
.社科纵横,2006,21(9):146-147.
3
张艳梅,张力化.
关于环境伦理学定位的思考[J]
.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2):10-13.
4
余谋昌.
自然内在价值的哲学论证[J]
.伦理学研究,2004(4):67-72.
被引量:25
5
李亚宁.
关于人工智能极限研究的哲学问题[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14-19.
被引量:5
6
王溶媖.
浅谈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理念的重构[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8):19-20.
7
沈玲.
为“禽”而“伤”:动物描写与生态伦理的人文观察——商禽诗歌文本的生态学批评[J]
.扬子江(评论),2010(5):85-92.
8
葛凡菲,张龙.
环境保护的法律分析[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5(5):63-68.
被引量:1
9
祁海文.
走向生态美育——对生态美学发展的一种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70-74.
被引量:27
10
王玉樑.
论当代价值哲学发展的困境及其原因[J]
.哲学研究,2004(10):33-3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15
1
余涌.
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相关性问题[J]
.哲学研究,2000(10):59-65.
被引量:26
2
陈望衡.
荒野的价值与荒野的审美[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7(4):128-138.
被引量:1
3
王雨辰.
西方生态思潮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影响[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29-39.
被引量:33
4
张纯成.
为自然抑或为人?——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分析[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2):1-4.
被引量:10
5
叶平.
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7(11):4-13.
被引量:63
6
陆树程,崔昆.
关于自然权利的哲学反思[J]
.社会科学,2007(2):129-138.
被引量:3
7
逯明.
论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同一性[J]
.理论月刊,2009(8):32-34.
被引量:5
8
程金生.
价值哲学的视野转向:从知识逻辑到问题意识[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10.
被引量:1
9
刘余莉.
西方美德伦理的当代复兴[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9(1):13-18.
被引量:5
10
罗建新.
论孔子对传统“德”的改造与超越[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19(1):19-2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2
1
赖萱萱.
动物解放何以可能——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论析略[J]
.企业家天地,2008,0(12):256-257.
2
杨通进.
争论中的环境伦理学:问题与焦点[J]
.哲学动态,2005(1):11-14.
被引量:20
3
刘尚明.
价值哲学:深挖理论 关注现实 反思方法——“十五”期间中国价值哲学研究综述[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5(4):17-23.
被引量:1
4
徐昌文.
试论自然的内在价值理念[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1-4.
被引量:1
5
王玉樑.
百年价值哲学的反思[J]
.学术研究,2006(4):5-13.
被引量:8
6
王玉樑.
论价值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
.哲学研究,2007(5):106-112.
被引量:14
7
何志鹏.
“自然的权利”何以可能[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4(1):102-119.
被引量:16
8
杨伟芳.
论潜价值与显价值及其转化[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3):36-39.
被引量:2
9
杨通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伦理学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J]
.伦理学研究,2008(4):1-8.
被引量:4
10
王玉樑.
关于价值本质的几个问题[J]
.学术研究,2008(8):43-51.
被引量:31
二级引证文献
127
1
苏英洁.
抢占网络新阵地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山东青年,2019,0(8):80-80.
被引量:1
2
王雪敏.
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J]
.山东青年,2019,0(3):59-60.
3
刘力超.
从价值哲学角度观照艺术的价值[J]
.时代文学,2009(16):196-197.
4
王凤霞,张卫萍.
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现代环境道德建设[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54-57.
被引量:1
5
潘施文.
以铁军精神引领高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意义[J]
.学术交流,2012(S1):143-145.
被引量:1
6
朱宝信.
事物是知识和价值的合一——析柏拉图理念论对“休谟难题”的解决[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2(4):6-10.
被引量:2
7
张卫萍,王建东.
现代环境道德体系及构建途径[J]
.河北学刊,2006,26(1):232-234.
被引量:1
8
夏赞才.
生态旅游的生态伦理抉择[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5):90-94.
被引量:13
9
胡细涓.
环境伦理学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67-68.
被引量:2
10
刘文良,邓双霜(校对),荣远伟(校对),黄饶黎(校对).
质疑生态中心主义——兼谈生态批评的理论立足点[J]
.广西社会科学,2006(11):134-136.
被引量:8
1
孙道进.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悖论[J]
.天府新论,2004(5):32-35.
被引量:14
2
吴伟群.
从真理的客观属性看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43-44.
3
颜锋.
重归人类中心主义[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3):1-5.
被引量:2
4
蔡萍,金延.
自然内在价值论的置疑与反思[J]
.求索,2008(6):99-101.
5
王方园.
论罗尔斯顿的自然内在价值论[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28(1):44-47.
被引量:1
6
黄雀莺.
自然内在价值论的法哲学思考[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17-21.
7
彭学农.
评价论视野中的自然价值[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4):9-12.
8
李校利.
试论谬误的客观属性[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3-66.
9
李校利.
试论谬误的客观属性[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2,13(1):48-51.
10
李黎明.
试论谬误的客观属性[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2,4(1):70-75.
道德与文明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