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男唱女声:乐籍制度解体之后的特殊现象——由榆林小曲引发的相关思考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记事的时候,曾经看到过银幕上梅兰芳男扮女装的演出,后来考入大学知道了20世纪中期戏曲界的"四大名旦"都是由男性扮演的,对于这种现象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似乎戏曲界从来就是这样的情形。曾经向一些戏曲界的朋友讨教何以如此,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作者
项阳
机构地区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出处
《戏曲研究》
2006年第3期110-124,共15页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Research
关键词
榆林小曲
男扮女装
音声
常德丝弦
四大名旦
唱曲
声色娱人
兰州鼓子
钦定曲谱
曲牌体
分类号
J82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7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33
参考文献
2
1
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M].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3.中国汉传佛教音乐文化[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2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共引文献
2
1
黄仕忠.
《龙泉记》传奇作者及其佚文[J]
.戏曲研究,2006(1):150-162.
2
钱建华.
雁北耍孩儿戏的远源[J]
.戏曲研究,2006(3):177-18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7
1
项阳.
重新认知两晋南北朝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价值[J]
.艺术学研究,2019,0(1):37-43.
被引量:2
2
项阳.
明清时期边地和民族区域的国家雅乐存在——国家用乐中原与边地相通性研究之一[J]
.音乐研究,2021(1):79-101.
被引量:10
3
项阳.
关注明代王府的音乐文化[J]
.音乐研究,2008(2):40-52.
被引量:23
4
洛秦.
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上)[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48-73.
被引量:54
5
南江.
蒲剧在陕州的历史渊源探究[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32-34.
被引量:1
6
项阳.
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论域的交叉[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1(1):64-69.
被引量:17
7
孔繁洲.
佛教乐神“摩睺罗”衍变而成的古老剧种——山西地方戏曲“耍孩儿”[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3,1(2):60-62.
被引量:1
8
安禄兴.
论我国戏曲音乐两大体制[J]
.音乐研究,1985(2):109-113.
被引量:10
9
项阳.
一把解读雅乐本体的钥匙——关于邱之稑的《丁祭礼乐备考》[J]
.中国音乐学,2010(3):18-28.
被引量:19
10
刘建昌.
论山西三大梆子音乐的共性与个性[J]
.中国音乐,1999(2):37-4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1
1
项阳.
接通的意义——传统·田野·历史[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1):9-20.
被引量:75
2
白晓炜.
全面把握研究对象,思考传统音乐发展脉络——榆林小曲研究与再认识[J]
.音乐研究,2011(4):58-64.
被引量:5
3
项阳.
从官养到民养:腔种间的博弈——乐籍制度解体后戏曲的区域、地方性选择[J]
.艺术百家,2012,28(1):140-148.
被引量:20
4
项阳.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知》课论纲[J]
.音乐探索,2012(1):41-48.
被引量:17
5
陈文革.
“陕州蒲剧源流”考辨[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3(5):4-6.
6
项阳.
南音内涵与研究理念拓展的意义[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2):12-20.
被引量:2
7
郭树群.
关于中国音乐文化史定位的思考[J]
.中国音乐学,2015(4):21-29.
被引量:3
8
项阳.
在艺术与文化的有机整合中推动中国音乐史学转型[J]
.中国文艺评论,2019(9):4-13.
被引量:6
9
项阳.
建立体系观念,整体认知中国传统音乐创制理论[J]
.中国音乐学,2020(3):5-20.
被引量:5
10
项阳.
燕赵传统音乐文化的区域与整体、历时与共时认知——《薪火相承燕赵情》序[J]
.艺术评论,2022(10):145-16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3
1
居其宏.
不敬父兄 遑尊乃祖——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古今贯通与厚今薄古[J]
.音乐探索,2011(2):58-62.
被引量:8
2
吴燕村.
“接通”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中的作用[J]
.技术与市场,2012,19(3):82-83.
被引量:1
3
项阳.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认知》课论纲[J]
.音乐探索,2012(1):41-48.
被引量:17
4
项阳.
中国音乐教育史研究中礼乐文化缺失的思考[J]
.中国音乐,2012(1):17-20.
被引量:4
5
项阳.
伍国栋:“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开拓与践行者[J]
.中国音乐,2012(1):56-60.
被引量:5
6
刘恩靖,王洪同,严泉剑.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术后再狭窄的原因及处理[J]
.前卫医药杂志,2000,17(2):104-104.
被引量:1
7
李小兵.
在音乐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下——读傅利民等《民族器乐理论教学法》[J]
.人民音乐,2012(7):76-78.
被引量:1
8
谭智.
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历时-共时”研究的“沟通”[J]
.歌海,2012(5):24-26.
9
杜亚雄.
民族音乐学的调研范围和研究目的[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10(2):46-52.
被引量:3
10
文海良.
藏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王华著《西藏热巴音乐文化研究》述评[J]
.人民音乐,2012(11):86-87.
1
灵光.
简讯[J]
.人民音乐,1984(5):63-62.
2
康啸.
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朱以为老师访谈录[J]
.歌唱世界,2011,0(10):8-13.
3
白晓炜.
全面把握研究对象,思考传统音乐发展脉络——榆林小曲研究与再认识[J]
.音乐研究,2011(4):58-64.
被引量:5
4
陈曦.
榆林小曲:信天游之外的陕北[J]
.民族论坛,2006(7):26-27.
被引量:1
5
向群.
甜自酸苦涩——陕北民间音乐工作谈[J]
.文化月刊,1994,0(9):16-17.
6
李野.
塞外艺术奇葩——二人台[J]
.鄂尔多斯文化,2006,0(2):29-32.
7
吕政轩.
一度被误读的“榆林小曲”[J]
.榆林学院学报,2016,26(1):134-135.
8
李丽丹.
浅议榆林小曲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发展概况[J]
.北方音乐,2015,35(4):166-166.
9
芮子晶.
榆林小曲中的榆林古筝[J]
.中国音乐,2013(1):110-112.
被引量:1
10
王岚.
“键盘-弦鸣”乐器的历史沿革(连载三)二、国内钢琴艺术史研究现状相关思考[J]
.钢琴艺术,1999(6):42-43.
戏曲研究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