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弯曲共振法测量各向异性材料杨氏模量的可行性
出处
《计测》
1992年第2期6-8,17,共4页
-
1G.Z.Voyiadjis,郝喜海.圆筒形各向异性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分析[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9,12(4):55-59.
-
2窦作勇,姜龙涛,曹金华,武高辉.空心陶瓷/铝基复合材料的阻尼减振性能[J].功能材料信息,2005,36(4):64-65.
-
3白秉哲,杨鲁义,郭旭升.各向异性材料拉压实验中真应变及真应力的测量[J].稀有金属,1990,14(4):305-306.
-
4周成,方永,谢建新.塑性加工法制备各向异性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5,19(4):93-96. 被引量:1
-
5孙晓峰,王轲,施荣明.基于材料杨氏模量实测的电厂主蒸汽管应力分析[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1,24(3):218-222. 被引量:1
-
6崔国英,朱海勇,杨晓红.用概率论分析拉深工艺的最佳条件[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9,44(4):104-106.
-
7周冀蕾.用悬丝耦合弯曲共振法测定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和切变模量[J].物理测试,2012,30(6):24-26. 被引量:3
-
8孙颖,赵红阳.镁合金薄板成型性的双向原位拉伸评价方法[J].山西冶金,2012,35(3):16-19.
-
9陆彦琰,关凯书.U型缺口小冲杆试验评价材料的各向异性[J].压力容器,2014,31(10):15-21. 被引量:2
-
10李良福.轴对称拉伸各向异性材料时制件允许变形的计算[J].模具技术,2000(4):74-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