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血淤症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及其中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
32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Stasis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血淤证与血液流变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寻求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的治疗药物 ,已成为医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活血化淤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有助于实现重要理论的现代化。
作者
高健
顾振纶
王天佑
机构地区
苏州大学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出处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83-185,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Hemorheology
关键词
血淤症
血液流变学
中药研究
活血化淤药
分类号
R255.7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21
同被引文献
227
引证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94
参考文献
14
1
谢艳华,王四旺,崔翰明.
水蛭对正常及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6,17(2):101-103.
被引量:50
2
廖福龙,李斌,彭健,李文,殷晓杰.
川芎嗪抗剪切应力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实验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7,13(1):47-50.
被引量:21
3
郑守曾.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
4
叶望云.
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J]
.微循环学杂志,2000,10(4):19-22.
被引量:36
5
廖福龙.
血液流变学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J]
.微循环学杂志,2000,10(4):15-19.
被引量:16
6
欧阳静萍,王雄,J.F.Stoltz.
当归对人红细胞变形性和聚集性的影响[J]
.微循环学杂志,2000,10(2):27-28.
被引量:16
7
赵淑嫒.血淤证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的报告[J].陕西中医,1987,8(12):567-567.
8
陈可冀.血淤证及活血化淤治疗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0):548-548.
9
邹其俊.益母草治疗血淤高粘血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0):635-635.
10
石晶,吴树荣.
姜黄素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6,17(1):31-33.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徐西,卢建秋,王硕仁,赵明镜,吕希莹.
水蛭不同提取物抗凝作用的实验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36-38.
被引量:11
2
吕文海,王琦.
中药水蛭现代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2):755-759.
被引量:32
3
张纯,左晖,林厚文,王安文.
复方水蛭口服液制备工艺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2):94-96.
被引量:12
4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1993年
5
陈奇.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93.
6
梅其炳 等.当归多糖对照射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报,1998,(3):279-279.
7
2,Stoltz JF, Singh M, Riha P. Hemorheology in practice. Amsterdam: IOS Press, 1999. 29~32.
8
3,Bergeron LJ, Stever AJ, Light DB. Potassium conductance activated duri ng regulatoryvolume decrease by mudpupy red blood cells. Am J Physiol, 1996, 27 0:R801~R810.
9
4,Borgers M, Thone FJ, Xhonneux BJ, et al. Localization of calcium in re d blood cells.J Histochem Cytochem, 1983, 31(9):1 109~1 116.
10
5,Vincenzi FF, Hinds T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ssay of the calcium pu mp of intactred blood cells. Biochim Biophys Acta, 1992, 1 106:63~70.
共引文献
221
1
倪晶晶.
脑脉利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J]
.名医,2020,0(3):266-266.
被引量:3
2
罗琳,伍光辉.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髓核中PLA2、TNFα、IL-1β的实验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34):198-198.
被引量:1
3
马成义.
小剂量尿激酶联用磷酸川芎嗪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
.青海医药杂志,2007,37(8):27-28.
被引量:2
4
黄新炜,段玉峰,韩果萍,杨杰.
中药三棱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4):22-25.
被引量:10
5
徐红英,张晓燕.
中药血竭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2011,39(4):101-103.
被引量:31
6
石晶,陶沂,宋洪杰,李珍,沈意翔,胡晋红.
姜黄素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S1):18-20.
被引量:14
7
叶冬梅,潘洪平,荆树汉,钟正贤,周桂芬,陈学芬.
牛葛口服液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7):395-396.
8
王春梅.
关于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6):2227-2228.
被引量:6
9
张乐之,孟德胜,温宝书,吕金胜,魏斌.
祛瘀宁痛贴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机理探讨[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9):1026-1029.
被引量:7
10
马全顺,尹世金,陈素,张凡,刘向明.
血竭总黄酮对小鼠三叉神经节细胞河豚毒素敏感型钠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3):5-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27
1
黎文艺,李和,汪昌树,罗林佳.
蚓激酶治疗脑梗死27例临床观察[J]
.新医学,2003,34(z1):63-64.
被引量:8
2
刘剑刚,张红霞,董国菊,杨晓红,许勇钢,史大卓.
高脂饲料结合免疫损伤、应激所致高脂血症血瘀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S1):17-21.
被引量:3
3
韩立民,彭莉莉,徐彭.
肌瘤消颗粒对大鼠、家兔子宫微循环及血液流变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4):15-17.
被引量:3
4
李章,高镇松.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实验研究[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4,14(2):189-190.
被引量:12
5
胡洁.
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静脉炎的防护[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320-1320.
被引量:103
6
陈荣,杨少华,唐晓玲.
夏天无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0,31(12):948-949.
被引量:16
7
陈可冀,李连达,翁维良.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1-2.
被引量:247
8
陈璧.
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与愈合后的关系[J]
.中华烧伤杂志,2005,21(1):9-11.
被引量:78
9
孙永华,于东宁,陈旭,胡骁骅,张国安,阎汝蕴,覃凤均.
几种深Ⅱ度烧伤创面处理方法的回顾及改善创面微循环的初步实验研究[J]
.中华烧伤杂志,2005,21(1):17-20.
被引量:66
10
谢剑飞.
眼针在痛症中的应用[J]
.江西中医药,1994,25(5):44-4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2
1
程绍民,刘新亚,熊英琼.
解毒活血汤对大鼠急性血瘀证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5):63-64.
被引量:2
2
徐卫国,李秀梅.
夏天无及其制剂近10年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5,14(1):80-81.
被引量:6
3
董晓莉,牛三元,许宏冰,韩梅英.
高压氧配合三七总皂甙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6-7.
被引量:3
4
王志红.
安神饮合益聪浆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663-664.
被引量:1
5
吕国忠,虞俊杰,谢龙炜,周红梅.
中药浸泡异种皮对烧伤患者临床应用的研究[J]
.中国微循环,2007,11(6):396-397.
6
郑蓉.
高血压血淤症患者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安全性研究[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22-22.
7
虞俊杰,吕国忠,苏青和,顾在秋,朱宇刚.
磨痂术后中药异种皮覆盖治疗深Ⅱ°烧烫伤20例[J]
.陕西中医,2009,30(1):66-67.
被引量:1
8
杨明.
血府逐瘀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09,15(2):34-35.
被引量:9
9
鲁建武,宋金春,曾俊芬.
佛手散对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5):356-358.
被引量:17
10
王庆溪.
活血化瘀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37-3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94
1
覃堃,施展.
古代医籍中治疗筋病内服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37(6):190-194.
被引量:1
2
黄晓焱,孔令俊,王晨亮,邓叶龙.
中医防治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2):194-197.
被引量:5
3
曾兴,陈宗雄.
脊柱术后预防VTE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2):62-63.
4
武亭宇,王彬,刘志强,王博龙.
丹鳖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基于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2(1):39-48.
被引量:4
5
王定海,田小艳,王晓燕,龙光,刘莉.
少腹逐瘀汤加减配合直肠给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7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20,0(2):50-52.
被引量:3
6
徐少平.
三七总皂甙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
.内科,2007,2(3):415-418.
被引量:5
7
李娟,何群.
夏天无总生物碱滴丸制备工艺的研究[J]
.湖南中医杂志,2008,24(1):72-75.
被引量:1
8
罗芳.
中药治疗冠心病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115-116.
被引量:6
9
苏文,赵益,朱卫丰,刘红宁.
中药及复方对心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5):225-229.
被引量:14
10
王涛,李德顺,吴建红,张智华,曾祥法,吕银娟.
当归-川芎在痛经方剂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述评[J]
.黑龙江中医药,2011,40(2):49-50.
被引量:3
1
王鸿利.
第五讲 活血化瘀疗法[J]
.医师进修杂志,1990,13(12):40-41.
被引量:2
2
杜英.
血府逐淤汤治验三则[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5):292-292.
3
李鹰.
中医血淤症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观察[J]
.海军医高专学报,1994,16(4):317-318.
4
解建国,朱芳.
补阳还五汤对家兔脑卒中影响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4):1-2.
被引量:34
5
张玉五,高亚菲.
活血化淤药丹参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0,11(2):191-192.
被引量:25
6
彭康,郑有顺.
血府逐淤汤的实验研究及有关临床[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0,6(4):45-48.
被引量:3
7
苏京芳.
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中老年血瘀所致不适的疗效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0):2342-2343.
8
唐刚书.
活血化淤药在肺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2):92-93.
被引量:2
9
曾明葵.
眼科应用活血化淤药的配伍规律[J]
.山东中医杂志,1990,9(5):7-9.
10
潘少骅.
《五十二病方》活血化淤药初探[J]
.中医药学报,1990,18(2):14-15.
被引量:3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