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齐民要术》中的农谚看北魏农业文明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谚是由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所得,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综合性农书,书中虽然只征引了数量不多的农谚,但这些农谚涉及北魏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多维度的展示了北魏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平。
作者
陈明
柴福珍
张法瑞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史研究室
出处
《农业考古》
2015年第6期289-292,共4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RW004)
关键词
齐民要术
农谚
农业文明
北魏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K239.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67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1
杜青林,孙政才,主编.中国农业通史(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2
周昕,著.中国农具通史(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3
倪根金.
《齐民要术》农谚研究[J]
.中国农史,1998,17(4):79-88.
被引量:11
4
马宗申.
《齐民要术》征引农谚注释并序[J]
.中国农史,1985,4(3):85-93.
被引量:4
5
游修龄.
古农书疑义考释[J]
.中国农史,1981(0):91-95.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7
1
王靖轩,张法瑞.
《齐民要术》中的地主“治生之学”产生背景研究[J]
.古今农业,2008(1):51-59.
2
赵美岚,黎康.
《齐民要术》中的科学方法辨析[J]
.农业考古,2010(4):371-377.
3
胡火金.
气候学时候模式与古代农业[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34(2):42-47.
4
化振红.
试论古代农业俗词语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的地位[J]
.社会科学战线,2013(11):120-126.
被引量:2
5
肖希,化振红.
《齐民要术》“回车倒马,掷衣不下,皆十石而收”之新解[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3(3):89-94.
6
王星光,郑言午.
《四时纂要》所见唐代乡村的疾病防治[J]
.青海民族研究,2018,29(2):118-122.
被引量:2
7
李兴军.
《齐民要术》农学思想主体精神及其文化溯源[J]
.农业考古,2017,0(6):219-225.
被引量:4
8
田冲.
《齐民要术》中的谚语研究[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5(2):10-12.
被引量:1
9
李兴军,王春梅.
《齐民要术》农学思想主体精神之职业精神论析[J]
.古今农业,2018(4):28-38.
被引量:2
10
余格格.
《齐民要术》所见汉魏时期的环境选择[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0(6):130-135.
同被引文献
167
1
王东洋.
大运河与大一统:北魏洛阳时代的水运建设及其意义[J]
.暨南史学,2021(1):1-11.
被引量:1
2
万国鼎.
论“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农书[J]
.历史研究,1956(1):79-102.
被引量:10
3
胡厚宣.
殷代农作施肥说[J]
.历史研究,1955(1):97-106.
被引量:23
4
高敏.
《集簿》的释读、质疑与意义探讨──读尹湾汉简札记之二[J]
.史学月刊,1997(5):14-18.
被引量:13
5
杨直民.
从几部农书的传承看中日两国人民间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上)[J]
.世界农业,1980(10):16-21.
被引量:3
6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1972(1):15-38.
被引量:1355
7
王仲荦.
有关《齐民要术》的几个問题[J]
.文史哲,1961(3):34-41.
被引量:2
8
周世荣.
从马王堆出土古文字看汉代农业科学[J]
.农业考古,1983(1):81-90.
被引量:9
9
孟方平.
《齐民要术·种胡荽第二十四》试校[J]
.中国农史,1987,6(2):105-108.
被引量:2
10
曹隆恭,咸金山.
我国北方旱地用养结合的历史经验[J]
.中国农史,1985,4(4):63-7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9
1
熊帝兵.
从《齐民要术》看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J]
.农业考古,2017,0(3):46-51.
被引量:7
2
马洋洋,赵瑶丹.
近十年来中国古代谣谚研究(2008—2018)[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1):64-68.
被引量:1
3
杨博.
出土简牍所见《齐民要术》渊源考略[J]
.农业考古,2019,0(4):195-201.
被引量:3
4
张婉仪,李荣华.
21世纪以来《齐民要术》研究综述[J]
.农业考古,2019,0(6):265-272.
被引量:3
5
赵文,刘雁南,王思明,顾鹏.
从《齐民要术》等史籍看中国古代的肥料科学及其对后世农业发展的启示[J]
.农学学报,2020,10(1):82-87.
被引量:5
6
李培培,刘世亮,李慧,李芳.
课程思政背景下“农谚”在土壤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7):262-264.
被引量:1
7
王东洋,张曙.
由《齐民要术》看北魏的农牧关系[J]
.许昌学院学报,2023,42(4):6-11.
8
何念.
贵州少数民族农业谚语的生态智慧及价值[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6(2):5-9.
被引量:1
9
袁慧,刘文艳,张瑶娟.
从跨文化阐释学角度看《齐民要术》英译本的译者创造性叛逆[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7(4):133-1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司家民.
从出土简帛看秦汉时期的养马技术——以《齐民要术》养马技术为线索[J]
.秦汉研究,2022(2):63-72.
2
任萌,杨益民,仝涛,李林辉,赤列次仁,吴妍.
西藏阿里曲踏墓地及加嘎子墓地可见残留物的科技分析[J]
.考古与文物,2020(1):122-128.
被引量:15
3
司开玲.
秸秆焚烧与农村环境危机:基于“代谢断裂”理论的思考[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4):61-68.
被引量:10
4
熊帝兵.
秸秆的魅力:古代草质农器抉微——以元代王祯《农书》为中心的考察[J]
.古今农业,2018(4):39-45.
被引量:2
5
张婉仪,李荣华.
21世纪以来《齐民要术》研究综述[J]
.农业考古,2019,0(6):265-272.
被引量:3
6
赵文,刘雁南,王思明,顾鹏.
从《齐民要术》等史籍看中国古代的肥料科学及其对后世农业发展的启示[J]
.农学学报,2020,10(1):82-87.
被引量:5
7
杨博.
论《齐民要术》在古代东亚地区文化交流中的贡献[J]
.农业考古,2020(3):224-230.
被引量:1
8
路正禹,李任任,於丽华,王宇光,耿贵.
低温胁迫下秸秆覆盖对甜菜子叶期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糖料,2021,43(1):29-35.
被引量:7
9
张举文.
姜还是老的辣:谚语表达的四种人生价值观[J]
.民间文化论坛,2020(5):23-37.
被引量:1
10
熊帝兵,惠富平.
中国古代踏粪技术传承与变迁[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21,40(2):149-160.
被引量:5
1
刘林.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含义[J]
.乡镇企业,2003(2):37-37.
被引量:1
2
韦壮.
用好水稻联合收割机的若干问题[J]
.广西农业机械化,2007(6):38-39.
被引量:1
3
焦玉兰.
农药的科学 安全使用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4(10):19-19.
被引量:1
4
抓管理 增效益 促发展──全区农机化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J]
.农村牧区机械化,1997,0(1):2-4.
5
李永聪,廖秋萍.
八角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研究[J]
.大科技,2014(2):249-250.
被引量:1
6
孙玉文,沈明霞.
精准农业及“3S”技术概述[J]
.甘肃农业科技,2008,39(12):39-43.
被引量:10
7
五月的故事[J]
.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2007,0(5):154-154.
8
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节[J]
.家庭教育导读,2009(4).
9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J]
.幼儿教育导读(上半月),2009(4).
10
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J]
.素质教育(小学生版)(中高年级),2009(4).
农业考古
201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