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新华侨华人的若干变化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论述了美国的中国大陆新移民在人口数量大增、融入主流社会的步伐加快以及与中国联系密切等方面的重大变化。
作者
赵和曼
机构地区
广西社会科学院
出处
《八桂侨刊》
2003年第1期13-20,共8页
Overseas Chinese Journal of Bagui
关键词
美国
华侨华人
移民
主流社会
分类号
D634.37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1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2
1
朱慧玲.
21世纪上半叶发达国家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态势[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2(2):28-34.
被引量:7
2
赵红英.
近一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新移民若干问题的思考[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4):7-16.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程希.
留学生的滞留与中国政府的对策[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9(2):64-77.
被引量:11
2
庄国土.
对近20年来华人国际移民活动的几点思考[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2):2-7.
被引量:28
3
根据联合国最近的划分标准,发达国家包括:欧洲所有国家和地区,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见杨魁孚.人口知识手册[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0.186.
4
廖正宏.人口迁移[M].台北:三民书局,1985.45-57.
5
[5][N][日]读卖新闻,1998-09-03.
6
[N][港]明报,2000-06-15.
7
[N]国际日报,2001-08-19.
8
[N][美]世界日报,2000-12-31.
9
[Z][德]同乡报(德国青田同乡会),2000-11-(16-22).
10
[N][法]欧洲日报,2000-12-27.
共引文献
20
1
陈秀容.
海外华人新移民的全球化与中国西部大开发[J]
.思想战线,2004,30(5):55-58.
被引量:3
2
章志诚.
关于欧洲新移民问题的探讨[J]
.八桂侨刊,2002(1):15-18.
被引量:7
3
曾少聪,曹善玉.
华人新移民研究[J]
.东南亚研究,2005(6):60-65.
被引量:14
4
程希.
华侨华人:作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的关系[J]
.东南亚研究,2005(1):73-78.
被引量:3
5
李其荣.
华人新移民研究评析[J]
.东南亚研究,2007(5):58-63.
被引量:4
6
李其荣.
新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美国与加拿大的比较[J]
.东南亚研究,2008(2):72-79.
被引量:5
7
陈建荣.
泰国新移民的群体特征——曼谷地区新移民个案研究[J]
.东南亚研究,2008(4):71-76.
被引量:3
8
代帆.
菲律宾中国新移民研究--马尼拉中国城田野调查[J]
.太平洋学报,2009,17(10):14-23.
被引量:5
9
陈志强.
华侨华人投资对上海经济转型的作用[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2,13(1):68-75.
被引量:2
10
孙嘉明.
“微全球化”现象与中国青年[J]
.当代青年研究,2012(10):11-1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16
1
黄兴球.
老挝新华侨[J]
.八桂侨刊,2005(5):58-60.
被引量:1
2
程鹰.
福建省建阳市新移民社会调查[J]
.八桂侨刊,2005(5):68-71.
被引量:4
3
吴开军.
浅析美国的中国大陆新移民[J]
.八桂侨刊,2002(3):50-53.
被引量:5
4
符瑜.
美国华人与硅谷[J]
.八桂侨刊,2001(3):34-38.
被引量:2
5
赵红英.
试论中国大陆新移民的特征——北美与欧洲的比较[J]
.八桂侨刊,2001(3):10-13.
被引量:16
6
黄昆章.
二战后加拿大华人人口结构与经济概况[J]
.八桂侨刊,2001(3):16-18.
被引量:3
7
赵红英.
近一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新移民若干问题的思考[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4):7-16.
被引量:15
8
程希.
人才流失与新移民: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前往日本和欧洲的留学生[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4):17-25.
被引量:3
9
施雪琴.
改革开放以来福清侨乡的新移民——兼谈非法移民问题[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4):26-31.
被引量:14
10
王业兴.
新华侨华人的特点及其海外统战工作中的政策原则探讨[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1):19-2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0
1
李其荣.
华人新移民研究评析[J]
.东南亚研究,2007(5):58-63.
被引量:4
2
张晓涛.
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J]
.世界民族,2007(5):48-56.
被引量:7
3
李其荣.
新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美国与加拿大的比较[J]
.东南亚研究,2008(2):72-79.
被引量:5
4
张进华.
改革开放30年福建新移民的发展与贡献[J]
.八桂侨刊,2008(4):8-13.
被引量:4
5
张进华.
新华侨华人崛起与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26-130.
被引量:1
6
钟仲,全金燕.
新华人政治冷漠原因小析[J]
.八桂侨刊,2009(2):41-45.
7
钟仲,全金燕.
个人价值对新华人华侨在归留问题上的作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9):46-48.
8
杨刚,王志章.
美国硅谷华人群体与中国国家软实力构建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0(2):14-24.
被引量:6
9
王志章,陈晓青.
华侨华人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以美国硅谷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9(6):102-112.
被引量:1
10
莫光木.
二战后美国华人社团的发展[J]
.前沿,2012(14):169-17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黄金辉,丁忠毅.
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路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教学与研究,2010(11):40-48.
被引量:7
2
宋全成.
欧洲的中国新移民:规模及特征的社会学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44-150.
被引量:19
3
王志章,陈晓青.
华侨华人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以美国硅谷为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9(6):102-112.
被引量:1
4
陈志强.
华侨华人投资对上海经济转型的作用[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2,13(1):68-75.
被引量:2
5
汤锋旺.
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概念、方法及理论[J]
.东南亚研究,2013(1):73-79.
被引量:3
6
王秋菊.
走向多元化的当代中国留美学生——留美学生的新特点与新问题[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9(4):6-16.
被引量:3
7
马心月.
中国对外战略中的软实力建设[J]
.前沿,2013(14):36-37.
8
林逢春.
华人华侨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功能与路径[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69-73.
被引量:3
9
胡卫华,Ian D.Clark,查振祥.
美澳移民政策对早期华人淘金工的影响[J]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4(2):93-96.
10
覃元姣.
消极定型:好莱坞影片中的华人[J]
.大学教育,2014(7):12-13.
被引量:1
1
实践[J]
.四川统一战线,2007,0(10):5-5.
2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侨办关于开展全省侨情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J]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4(7):42-44.
3
杨超.
老挝新华侨华人与中老友好交往[J]
.八桂侨刊,2011(2):60-64.
被引量:1
4
吴开军.
浅析美国的中国大陆新移民[J]
.八桂侨刊,2002(3):50-53.
被引量:5
5
尹小隐.
90后的小口味如何影响大未来[J]
.中国青年,2013,0(1):60-61.
6
少君.
融入“主流社会”[J]
.今日中国,2004,53(10):39-39.
7
赵正驰.
地美人和新西兰[J]
.华人时刊,2010(2):84-85.
8
李其荣.
寻求生存方式的同一性——美加新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分析[J]
.东南亚研究,2008(5):69-77.
被引量:26
9
孙紫玲.
美国的义工风尚[J]
.华人时刊,2002,0(3):36-37.
被引量:1
10
郭玉聪.
新华侨华人的增长趋势[J]
.南洋问题研究,1997(3):59-65.
被引量:1
八桂侨刊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