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时空观念与相对论的随想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6世纪末,精通当时几何、物理、数学的欧洲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认为中国画家“对油画艺术及在画上利用透视原理一无所知,结果他们的作品更象是死的而不是活的。”本世纪30年代,对相对论颇有研究的苏联导演爱森斯坦认为:“中国人的山水画不让人只看到单一的深度。而让人的视点沿着整个全景伸延开去,使得山和瀑布都象向我们移动。”短短两百年,中国画变化不大,但在西方有教养人物的眼中却起如此变化,可见以不同眼光看同一事物会得到多么不同的结论,也可见西方的美学观念和空间意识在这段时间内的巨大变化。
作者 胡德智
出处 《美术》 1987年第5期24-25,共2页 Art Magazine
  • 相关文献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