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节操是艺术家的灵魂——试析渐江的爱国主义精神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新安画派”及后来所谓“黄山派”的创始人江韬,为僧后法名弘仁,以其居近渐江,故自号为“渐江僧”,又号“渐江学人”。在明末遗民画家中,渐江是个有特殊影响的人物。他与石谿、石涛合称“三高僧”,加朱耷又称明末四和尚。其生平事迹,从其生前友好王泰徵、程守、许楚、殷曙等所撰碑传,并康熙、民国时渐江所在府县志载,以及近代名画家黄宾虹先生搜辑的传记佚闻看来。
作者
侗(广娄)
机构地区
安徽省阜阳师范学院艺术系
出处
《美术》
1984年第2期60-64,共5页
Art Magazine
关键词
渐江
王泰徵
石涛
黄宾虹先生
新安画派
弘仁
石谿
朱耷
晓江风便图
爱国主义精神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8
1
李万才.
怎样评价石涛[J]
.艺苑(美术版),1987(2):68-73.
被引量:3
2
温肇桐.
评石涛《画语录》[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78(1):68-73.
被引量:1
3
姜澄清.
《石涛画谱》疑伪[J]
.美术研究,1997(1):42-44.
被引量:2
4
束景南.
画中禅魂 禅中画心——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体系新探[J]
.文艺研究,1992(4):114-128.
被引量:5
5
薛永年.
画法“关”通书法“津”——也谈石涛的一画论[J]
.美术研究,1988(1):53-57.
被引量:1
6
朱良志.
《画谱》证伪[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5):129-144.
被引量:3
7
张法.
石涛《画语录》的绘画美学体系[J]
.中国文化研究,2005(3):70-78.
被引量:9
8
孔令忠.
石涛“资任”一解[J]
.国画家,2007(3):73-74.
被引量:4
9
丘金峰.
笔墨不随时代随心性[J]
.美术之友,2007(4):55-55.
被引量:2
10
于玉安编.中国历代画史汇编[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引证文献
4
1
刘圣进.
古代画家画名变迁现象例证[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2(1):137-140.
2
韩刚.
石涛画学“创新”辨正——以“笔墨当随时代”与“借古以开今”为中心[J]
.中华文化论坛,2013(1):83-89.
被引量:6
3
刘勃.
从石涛绘画美学看油画创作的主体意识[J]
.艺海,2018(8):55-57.
4
韩刚.
石涛画论论略[J]
.美术大观,2024(1):94-1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莫军华,徐晨,徐婧.
孙温绘《红楼梦》叙事性的“画框”图式构成[J]
.装饰,2020(2):83-87.
被引量:6
2
杨祥民.
笔墨引领时代——新时期中国画艺术发展的新命题[J]
.艺术百家,2015,31(4):149-152.
被引量:3
3
韩玉茹.
“笔墨当随时代”中传承与创新的新精神[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0(8):12-13.
被引量:1
4
刘仕羽.
当代山水画的笔墨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21(16):16-17.
被引量:2
5
勾崇智.
“笔墨当随时代”内涵探析——论石涛的学古与创新[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2(9):54-56.
被引量:1
6
胡浩,冶睿.
石涛“一画”论与卢西奥·丰塔纳艺术行为的共通性分析[J]
.美术文献,2025(2):18-20.
7
王嘉伟.
从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探讨当代山水画的发展[J]
.美术教育研究,2015,0(10):13-13.
1
韩青.
本来面目长如故[J]
.教育文摘,2017(9):51-53.
2
王白桥.
杂花生树[J]
.名家名作,2017,0(4):87-89.
3
屈文焜.
花儿交错韵的美学意义[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1987,18(1):36-39.
被引量:1
4
戴启斌.
“我以不贪为宝”[J]
.武汉金融,1987(9).
5
于金山.
我是怎样备课的[J]
.体育科技,1981,0(1):45-46.
6
阳瑾章.
《青少年修养》(让青春闪闪发光)研究[J]
.思想政治课教学,1985,0(3):22-23.
7
廖诗评,毛娢露.
论连续性条约中的时间因素[J]
.公民与法(综合版),2010(4):62-64.
8
徐利娟.
如此江山 如此心——《湖心亭看雪》家国情怀探析[J]
.考试周刊,2017,0(101):65-65.
9
臧守刚,陈祥伟,王剑莹.
侯方域入清后江南之行的文学意义[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0(5):65-68.
被引量:2
10
暗地妖娆.
真正的文艺大国[J]
.世界博览,2017,0(21):41-45.
美术
198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