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与孟兰亭先生商榷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孟兰亭先生談到石魯的作品时,提出了对传統的继承与革新的看法。认为“我国繪画传統之精英,要在笔墨……中国繪画之能独树一帜,舍笔墨而何耶……真正的传統国画,一笔一划皆要有出处。”同时,认为石魯的画“不讲骨法用笔,充其量而言,有墨而无笔,远不見馬夏,近不見四王……这就是沒有传統的表明”。我觉得孟先生的看法值得商榷。
作者
李恁
出处
《美术》
1963年第1期37-38,共2页
Art Magazine
关键词
骨法用笔
继承与革新
石鲁
历代画家
积墨
用墨
钗股
石涛
没骨法
四王
分类号
J2 [艺术—美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0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40
1
徐晓庚.
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8) 艺术标准思考[J]
.美术,2003(2):78-82.
被引量:3
2
李仲芳.
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9) 影响中国画艺术质量的六弊[J]
.美术,2003(3):42-44.
被引量:3
3
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2) 什么是好画?——回望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研讨会综述[J]
.美术,2002(6):50-57.
被引量:2
4
陈传席.
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3) 论大师和高质量艺术作品的标准[J]
.美术,2002(7):62-63.
被引量:3
5
易中天.
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6) 论艺术标准[J]
.美术,2002(10):78-80.
被引量:3
6
吴同彦.
关于“艺术质量标准”的讨论(7)——艺术质量与人格精神的一致性[J]
.美术,2002(12):36-37.
被引量:1
7
徐湖平,黄鸿仪,丁涛,钱心梅,黄名芊,庄天明,万新华,赵启斌.
钱松喦绘画艺术学术研讨会发言纪要[J]
.书画世界,2006(2):18-25.
被引量:4
8
王朝闻.
再再探索[J]
.文艺研究,1981(1):64-77.
被引量:3
9
冯友兰.
关于孔子讨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J]
.哲学研究,1963(6):47-55.
被引量:7
10
位育.
故宫博物院纪念古代十大画家展览简目[J]
.文物,1961(6):38-4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8
1
葛玉君.
“笔墨”与“创新”——从1962年“中国画的创新与笔墨问题之争”析回归传统之潮[J]
.美术观察,2014(10):110-119.
被引量:3
2
林木.
笔墨冷热70年——新中国以来中国画学中的笔墨研究[J]
.中华书画家,2019,0(10):98-103.
3
蒋文博.
美术批评对革命圣地山水画的语法重构[J]
.美术研究,2020(4):97-103.
被引量:2
4
葛玉君.
时代变迁与价值演进——由《美术》杂志窥新中国70年中国画思潮之嬗变[J]
.美术,2021(1):6-18.
被引量:4
5
刘艳卿,屈健.
见证·聚焦·引领:《美术》杂志与“长安画派”的历史钩沉[J]
.美术,2021(1):96-100.
6
屈波.
人格、传统与现实主义:论1960年代初期冯建吴和石鲁的艺术变法[J]
.艺术学研究(辑刊),2013(1):297-308.
被引量:1
7
周楚晗.
李文信人物画的风格流变研究[J]
.艺术评鉴,2023(22):20-25.
8
刘艳卿,孙文忠.
文艺评论助推创作繁荣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以“长安画派”为例[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3(1):45-51.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屈波.
新中国美术中层批评:一个历史的考察[J]
.艺术工作,2017(5):14-17.
2
李云霞.
浅论书法中墨韵的表现[J]
.艺术科技,2017,30(10):203-203.
被引量:2
3
朱沛.
传统国画的艺术构成与当代创新[J]
.河北画报,2020,0(2):44-45.
4
蒋文博.
石鲁革命圣地山水画的语法分析[J]
.中国书画,2020(12):4-9.
5
吴晶莹.
新时期青绿山水中的“民族精神”话语理路——以何海霞晚期“青绿山水画”为中心[J]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2020(4):41-46.
6
廖镭.
对话与纽带——复杂现代性图景下的中国画[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1(4):130-133.
7
张慧慧.
中国画创作中人物与背景的处理思考[J]
.河北画报,2021(10):28-29.
8
朱静.
中国国画艺术美感特征分析与分类探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1(23):167-169.
被引量:2
9
高平.
中国画的现代化演变探讨[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3(8):15-17.
被引量:1
10
孙莹.
浅谈国画技法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J]
.汉字文化,2018(A02):142-142.
被引量:2
1
韩玮.
草虫的画法(三)[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7,0(8):16-17.
2
栾尚元,贾理智.
小众画种并不简单[J]
.中国收藏,2017,0(10):60-63.
3
泉淼.
李大钊画传[J]
.美术,1981(8).
被引量:1
4
叶坚.
长安艺海涌春潮——西安春潮中国画学会习作展览简介[J]
.美术,1979(5):14-28.
被引量:1
5
周原.
对“試論国画的特点”的意見[J]
.美术,1957(5):45-47.
被引量:2
6
鄧以蟄.
画法与書法的关系[J]
.美术,1957(5):47-48.
被引量:2
7
易波.
关于中国画特点問題的意見[J]
.美术,1957(12):40-42.
8
云德.
重彩浓墨写胜景[J]
.创作评谭,2017(4):23-25.
9
宋显仁.
画坛宿将甘庆耀[J]
.当代广西,2017,0(2):64-64.
10
北京中国画院座谈齐白石艺术[J]
.美术,1958(4).
被引量:2
美术
196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