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生态工业的模式及途径
被引量:
14
原文传递
导出
作者
张文红
陈森发
向文武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7-138,共2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基金
江苏省环保厅研究项目(20010404)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R2001037)。
关键词
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
发展模式
中国
清洁生产
绿色管理
分类号
F4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99
1
严潮斌.
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6-10.
被引量:21
2
施鹏飞.
从世界发展趋势展望我国风力发电前景[J]
.中国电力,2003,36(9):54-62.
被引量:64
3
李树.
循环经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J]
.理论导刊,2002(6):31-33.
被引量:16
4
张文红,陈森发.
混合指标层次模糊决策法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2005,8(1):7-11.
被引量:17
5
李岱松,王瑞丹,马欣.
孵化器产业特征及我国孵化器营运模式探析[J]
.科研管理,2005,26(3):8-11.
被引量:37
6
张文红,陈森发,施建军.
生态工业、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3):59-62.
被引量:9
7
盛光华.
西方国家企业孵化器问题的研究动向[J]
.当代经济研究,2005(7):28-31.
被引量:7
8
刘峰涛,王鲁梅.
孵化器外部性的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05,23(5):677-681.
被引量:7
9
吴军.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园区化战略研究及政策建议[J]
.当代石油石化,2005,13(9):29-33.
被引量:10
10
熊文强,张洁,刘启承.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思考[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6):53-56.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4
1
张文红,施建军.
我国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热电联产[J]
.现代管理科学,2005(5):3-6.
被引量:1
2
张文红,施建军,陈森发.
循环型工业发展能力评价与研究[J]
.科研管理,2006,27(4):7-12.
被引量:6
3
王丙毅.
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障碍及调整思路[J]
.生产力研究,2006(6):192-194.
被引量:9
4
郭庆方.
工业园区——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J]
.化学工业,2007,25(11):25-27.
被引量:6
5
蒋仁国,胡海青,张道宏,张旻.
影响企业孵化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于高新开发区的证据[J]
.未来与发展,2008,29(1):39-44.
6
郭庆方.
循环经济—经济可循环度及其实现条件[J]
.工业技术经济,2008,27(2):108-113.
被引量:7
7
邵云飞,黎丽,尹守军.
产业创新的新范式:生态创新研究[J]
.技术经济,2009,28(6):29-34.
被引量:5
8
郭嘉,池汝安,张良均,刘汉红,胡海平.
“武汉化工区”发展模式及乙烯下游产品开发之思考[J]
.化学工业,2009,27(9):42-45.
被引量:1
9
闵毅梅,陈森发.
自组织超循环论及其对循环经济系统建设的启示[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3):63-65.
被引量:1
10
乔磊,白少君.
科技企业孵化网络运行模型及绩效探析[J]
.理论导刊,2010(6):102-10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宋叙言,沈江.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集对分析的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绩效评价研究——以山东省生态工业园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15,37(3):546-554.
被引量:36
2
张玉春,李宗植,陈其霆.
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5(1):80-83.
被引量:6
3
孙国锋,高艳春.
循环经济理念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取向[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20(1):85-87.
被引量:2
4
尹波,刘应宗,王殿强.
建筑节能领域中的循环经济理念[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22(3):85-88.
被引量:10
5
严关龙.
循环经济理念及绍兴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思考[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1):114-117.
6
穆文龙,李东.
以循环经济模式推进江苏可持续发展——关于建设“绿色江苏”的几点思考[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38-41.
7
崔征,金宏.
双星集团:与新农村建设实现共赢——访双星集团总裁汪海[J]
.WTO经济导刊,2006(7):84-87.
8
高艳春,孙国锋,刘静.
论循环经济理念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取向[J]
.生产力研究,2006(6):182-183.
被引量:1
9
赵杰,冯正强.
株洲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评价[J]
.技术经济,2007,26(1):120-123.
10
余忠,李秀珠.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创建思路[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3):38-41.
被引量:2
1
李树.
生态工业: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
.经济问题,1998(4):19-22.
被引量:9
2
李晓久.
绿色管理:发展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新课题[J]
.中国纺织,1999(8):24-26.
被引量:2
3
雷瑾宁.
基于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分析[J]
.知识经济,2015(19):15-15.
4
马传栋.
论生态工业[J]
.经济研究,1991,26(3):70-74.
被引量:16
5
李树.
我国发展生态工业的策略[J]
.生态经济,2002,18(12):60-62.
被引量:7
6
徐忠友.
工业园区成为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载体—首届工业园区发展(杭州)国际论坛侧记[J]
.经贸实践,2003(1):19-20.
7
刘燕娜,黄玉梓.
绿色管理与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探析[J]
.生态经济,2001,17(12):129-131.
8
王克强.
略论绿色管理在煤炭企业的应用[J]
.消费导刊,2009,0(12):134-134.
9
李冰.
黑龙江省工业企业绿色管理影响因素因子分析[J]
.煤炭经济研究,2008,0(3):20-22.
被引量:1
10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发展生态工业[J]
.理论与改革,2002(1):127-127.
管理世界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