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初探
出处
《四川经济研究》
2002年第11期52-55,共4页
sichuan economic
-
1丁一,吴铀生.四川民族地区实施“天保”、退耕还林与经济发展的几个关系[J].农村经济,2000(11):31-32.
-
2四川民族地区两项资金“十二五”投向初定[J].陕西统计与社会,2010(6):16-16.
-
3陆铭宁.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3(9):53-55. 被引量:8
-
4尹梦霞.抓住机遇推进四川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沿海发达地区首遇“民工荒”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5(3):125-127. 被引量:1
-
5袁晓文,李锦.四川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性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4):50-60. 被引量:1
-
6李锦.四川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点建设[J].四川省情,2008(4):29-30.
-
7赵昂,李辉,谢长伟.四川民族地区建立科学的资源开发新机制对策研究[J].四川省情,2007(12):19-20.
-
8尤崎.四川民族地区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效益差异性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1):128-132. 被引量:3
-
9李其才,陈海波.水电开发与四川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J].四川水力发电,2002,21(4):8-10. 被引量:2
-
10杨惠,李敏,王雪艳.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甘孜州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8):99-10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