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学是为了让人类的心灵向善向美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小说家应该成为时代的文学性书记员我的小说创作,从内容上基本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属于知青文学。知青是'上山下乡'运动中形成的特殊青年群体,也是我们共和国的第一代儿女。整个80年代文学,被概括为新时期文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反思。我认为,知青经历让这一代人无论作为整体还是个体,都具有特殊时代见证人的切身感受。
作者
梁晓声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纪检监察》
2019年第9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文学性
小说创作
小说家
长篇小说
《人世间》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著有《今夜有暴风雪》《雪城》《人世间》等。其作品被广泛收入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小学语文课本和教学辅导教材,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国中小学汉语教材及人文教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3
1
刘大先.
何谓当代小说的史诗性——关于《人世间》的札记[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0(6):94-100.
被引量:12
2
程文超.
共和国文学范式的嬗变——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叙事50年[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6):38-43.
被引量:19
3
娄力.
“一本非常及时的书”——略谈《母亲》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意义[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79,33(5):43-51.
被引量:1
4
迟子建.
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J]
.小说评论,2002(2):35-37.
被引量:127
5
铁凝,王尧.
文学应当有捍卫人类精神健康和内心真正高贵的能力[J]
.当代作家评论,2003(6):10-21.
被引量:86
6
葛红兵,郜元宝,宋红岭.
精英的终结与作家身份的重建[J]
.当代文坛,2006(3):14-16.
被引量:4
7
张立斌.
感“性”与理“性”——与梁晓声先生的餐桌对话(之二)[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6):110-115.
被引量:1
8
张赟,孙惠芬.
在城乡之间游动的心灵——孙惠芬访谈[J]
.小说评论,2007(2):39-44.
被引量:27
9
王确.
文学经典的历史合法性和存在方式[J]
.文学评论,2007(2):67-73.
被引量:29
10
梁晓声.
论民间[J]
.群言,2009(8):35-3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9
1
刘起林.
《人世间》:重构德性文化的温暖与崇高[J]
.中国文学批评,2019(4):25-30.
被引量:10
2
陈接峰,许凌虹.
伦理规训与微观书写:医疗纪实类节目价值导向的生成机制[J]
.中国电视,2021(1):45-49.
被引量:2
3
刘起林.
1990年代背景与梁晓声“好人文化”的历史生成[J]
.当代文坛,2022(1):58-65.
被引量:2
4
权维伟.
苍茫人间大地怒燃的生命之光——评梁晓声《人世间》[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4):60-63.
被引量:1
5
谭天.
现实主义写作的特质和诗性呈现机制--以梁晓声《人世间》为中心的考察[J]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4):109-112.
被引量:3
6
宋彬,邱琳.
从《人世间》看严肃文学IP影视化改编[J]
.电影文学,2022(20):140-143.
被引量:2
7
郑思佳.
宏大理想的微观言说--21世纪作家的身份认同与日常生活叙事[J]
.当代作家评论,2023(3):41-47.
8
李丽.
国际中文教育的有效拓展——以电视剧《人世间》的海外传播为例[J]
.学术前沿,2023(16):108-111.
9
王玥.
中国“气色”与精神的览揆——论梁晓声《人世间》的叙事特征与精神意义[J]
.百家评论,2024(1):49-5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郭腾雁,苏炜.
论小说《人世间》的文化价值[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0(4):94-98.
2
何梦洁.
立体叙事·中国精神·共同体美学——解读年代剧《人世间》的三种视角[J]
.西部文艺研究,2022(3):205-211.
3
陈接峰,许凌虹.
伦理规训与微观书写:医疗纪实类节目价值导向的生成机制[J]
.中国电视,2021(1):45-49.
被引量:2
4
王潇.
梁晓声道德理想主义如何价值重构?——基于《人世间》的典例考察[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3):82-89.
被引量:2
5
梁果.
百姓史诗诉尽平凡人间——电视剧《人世间》的审美探析[J]
.声屏世界,2022(10):39-41.
被引量:1
6
谭天.
现实主义写作的特质和诗性呈现机制--以梁晓声《人世间》为中心的考察[J]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2(4):109-112.
被引量:3
7
宋广文.
诉人间真情唤世间正道--《人世间》成为热剧的心理学分析[J]
.临沂大学学报,2022,44(4):113-118.
8
欧兆凯.
《烟火漫卷》,“德性文化”的一个注脚[J]
.南腔北调,2022(8):64-69.
9
席文,马金龙.
《人世间》的空间叙事艺术探析[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3):37-40.
被引量:3
10
苏陆影.
新媒体对健康传播的影响和优化策略探析[J]
.声屏世界,2023(3):17-19.
被引量:2
1
张清华.
如何缅怀“黄金时代”——关于马原和80年代的一些话题[J]
.当代文坛,2019(3):28-33.
2
王东维,胡欣婷.
习近平知青经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启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3):124-128.
被引量:1
3
陈晓萍.
黄永玉的生命密码[J]
.中国新闻周刊,2019,0(6):80-81.
4
赵普光.
文学机构的恢复与重塑——80年代文学制度研究之一[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7(1):137-147.
被引量:2
5
徐华伟.
习近平关于青年的论述对新时代青年成长的启示——以《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考察视角[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29(4):79-82.
被引量:2
6
张慧瑜.
打开理解20世纪中国的文化空间[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4):32-36.
被引量:1
中国纪检监察
201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