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晋篦1、2号引种试验及气候适应性探讨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试验 ,宁夏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晋蓖 1、2号生长发育。而且蓖麻不宜与小麦套种 ,宜与矮秆作物套种。
作者
李茂廷
张淑琴
机构地区
宁夏平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宁夏平罗县气象局
出处
《宁夏农林科技》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Journal of Ningxia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引种试验
气候适应性
篦麻
晋篦1号
晋篦2号
分类号
S565.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2
1
吴承杰.
蓖麻地膜栽培的气象效应及其应用[J]
.吉林气象,1994(2):34-36.
被引量:1
2
吴承杰,裴福军,吴晓波.
蓖麻籽粒增重规律与气象条件的关系[J]
.吉林气象,1997(1):19-2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8
1
张维锋,梁一刚.
单雌蓖麻遗传与利用研究 Ⅰ单雌特性遗传规律[J]
.山西农业科学,1993,21(1):8-13.
被引量:2
2
张维锋,梁一刚.
山西省蓖麻栽培与品种生态区划[J]
.山西农业科学,1989,17(9):17-18.
被引量:2
3
蒋小军.
不同种植密度对蓖麻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8-8.
被引量:10
4
张维锋.蓖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的商榷[J].山西农业科学,1986,(1):13-14.
5
傅福勤.发挥我国南方热带地区资源优势,推动蓖麻产业发展.农业工程学报,1996,(4):221-222.
6
潘家驹.作物育种学总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126-135
7
于彩英.蓖麻抽序、开花、成熟与温度的关系[J].中国油料,1988,(1):65-67.
8
刘联仁.蓖麻高产及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9
乔祥芝,杨玉平.蓖麻主茎节数与经济性状的关系[J].山西农业科学,1988,16(5):11-13.
10
何学仁,刘立权.塔穗蓖麻的提纯复壮[J].山西农业科学,1987,15(5):49-50.
引证文献
1
1
朱国立,何智彪,贾娟霞,莫德乐吐,张智勇,乔文杰,陈丽丽.
我国栽培蓖麻的生态区划及引种规律初探[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40(5):1-3.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王平,朱国立,莫德乐吐,赵雅莲,何智彪.
种植密度对通蓖7号、通蓖9号产量及含油量的影响[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3):282-286.
被引量:2
2
张智勇,倪娜,李国瑞,王超,朱国立,何智彪,贾娟霞,莫德乐吐,乔文杰,陈永胜.
快速提取蓖麻基因组DNA不同方法的比较[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41(4):20-22.
被引量:1
3
刘海龙,徐立群,杨富军,王绍伦,徐驰,周玉萍,朱统国,孙晓苹,高华援.
吉林省轻度盐碱地蓖麻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措施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30-31.
被引量:1
4
包春光,黄凤兰,朱国立,刘浩,杜娟,彭木,陈晓凤,赵永.
与蓖麻种子大小性状连锁的RAPD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5,30(5):108-114.
被引量:2
5
张翼飞,于崧,张鹏飞,朱丹丹,张春雨,孙梓筌,冯胜杰,张继峰,谭德云,杨克军.
大庆地区蓖麻新品种引进与适应性差异比较研究[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6,28(2):22-27.
被引量:6
6
李威,李国瑞,黄凤兰,丛安琪,李晓晨,白英俊,李孟建,陈永胜.
蓖麻RcDELL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8,33(1):14-19.
被引量:4
7
冯超,刘玲,柯皓天,张正国,吕银.
浙江蓖麻品种在四川省的引种试验[J]
.蚕桑通报,2018,49(1):37-39.
8
柯皓天,张正国,冯超,吕银,刘玲.
四川丘陵旱地矮秆蓖麻品种一年两熟种植技术[J]
.四川蚕业,2018,46(2):46-48.
被引量:4
9
朱雪倩,何智彪,乔文杰,贾娟霞,莫德乐吐,刘伟,李卓然,杨恒山.
矮秆蓖麻杂交种籽粒性状、品质性状的相关及回归分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4(1):55-61.
被引量:4
1
彭浩,祁家凤,刘成刚.
杂交棉新品种在安徽淮北地区适应性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97-98.
2
黄毓华,章锦发,虞德源.
苏皖鲁区南繁制种甜菜气候适应性探讨[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6):19-21.
3
乔亚丽.
博湖县小茴香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2013(8):14-15.
被引量:1
4
罗昀,张守宗,陈建宏,赵天成.
柴胡人工栽培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2007,48(5):185-185.
5
杨育文.
神奇树种——架条[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5(5):21-21.
6
刘治.
牧草——墨西哥玉米栽培技术[J]
.种子世界,2003(9):37-37.
7
朱彩娥,李泳梅,夏国绵,陈水校,王翔,吴月兰.
高产优质小麦“宁麦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7(5):52-53.
被引量:1
8
温海军.
出口创汇高粱新品种——美国长纤维一号[J]
.农村百事通,2005(4):35-70.
9
史高川,段国琪,张战备,张一白,陆俊姣.
棉花栽培与美洲斑潜蝇危害的关系[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2):136-137.
被引量:1
10
薛辕.
生姜的高产种植技术[J]
.晚霞(上半月),2010(12):45-45.
宁夏农林科技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