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老子的“有”、“无”和“道”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名学定义的角度,对老子的“有”、“无”和“道”的义理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合乎逻辑的深刻诠释,不仅读通了《老子》,而且揭示了老子的世界有起源、运动和发展的思想是与量子理论相通的。
作者
郭树森
张吉良
机构地区
江西省社科院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9-50,共2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老子
'有'、'无'和'道'
义理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孙熙国.
论老子对“道”的三重规定及其哲学启示[J]
.哲学研究,2001(10):35-4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孙中山选集》[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08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年..
3
.《古希腊罗马哲学》[M].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2页.
4
.《谭嗣同全集》[M].三联书店,1954年版.第13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46卷上.第196页.
6
陆德明.1985,《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
7
冯友兰.1959年:《老子哲学讨论集》,中华书局.
8
《古史辨》,1938年,上海开明书店.
9
刘一明.《通关文》卷下,道书十二种本(刘一明独撰),清嘉庆二十四年刊本.
10
刘一明.《修真辨难》卷上,道书十二种本(刘一明独撰),清嘉庆二十四年刊本.
共引文献
7
1
孙熙国.
《易经》的宇宙观与阴阳五行家思想之渊源[J]
.周易研究,2006(1):56-62.
被引量:8
2
周德义.
论《老子》本体论研究的三个层面及其意义[J]
.求索,2007(9):143-145.
被引量:3
3
曹智频,陶雪玉.
论老子“道”的历史发展[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2):56-59.
被引量:3
4
曾振宇.
原样理解:《老子》之“道”哲学意涵新识[J]
.文史哲,2011(2):18-27.
被引量:3
5
张宇杰.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视野下老子之“道”的研究试探[J]
.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3(4):60-61.
6
厚宇德.
由技入道:技艺的内化与人性的升华[J]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2,14(2):132-141.
7
周德义.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分为三”哲学思想[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15-20.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2
1
赵馥洁.
朱熹“理”的价值内涵[J]
.中国哲学史,1997(4):48-53.
被引量:3
2
商戈令.
“道通为一”新解[J]
.哲学研究,2004(7):41-46.
被引量:20
3
陈长义.
庄子“道论”初探[J]
.中华文化论坛,2001(3):103-106.
被引量:2
4
孙熙国.
论老子对“道”的三重规定及其哲学启示[J]
.哲学研究,2001(10):35-42.
被引量:8
5
何石彬.
老子之“道”与“有”、“无”关系新探——兼论王弼本无论对老子道本论的改造[J]
.哲学研究,2005(7):39-44.
被引量:22
6
王葆珐.正始玄学[M].济南:齐鲁书社,1987:279.
7
郭杰.
一个哲学悖论的诗学消解——论老子“道”本体的无限性及其审美转向[J]
.文艺研究,2007(11):67-75.
被引量:3
8
刘文英.
老子道论的现代分疏与解读[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4-20.
被引量:11
9
陈赟.
道的理化与知行之辨——中国哲学从先秦到宋明的演变[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4(4):23-29.
被引量:12
10
张周志,牛永红.
整合创新的全球性思维的双向维度——道德理性的主体性思维与科学理性的对象性思维的现代融通[J]
.人文杂志,2003(6):17-2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曹智频,陶雪玉.
论老子“道”的历史发展[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2):56-5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许春华.
价值本体视域中老子“自然”“无为”新论[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2):48-52.
2
何如意.
老子“道法自然”的伦理思想及其生态启示[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9(4):22-30.
被引量:28
3
姜新生,杨辉.
老子“无为之教”境界及达至路径论[J]
.大学教育科学,2021(4):113-119.
被引量:4
1
倪伟波.
世纪“幽灵”:走近量子世界[J]
.科学新闻,2016,18(5):17-20.
被引量:1
2
吕立峰.
追思启蒙之问[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08,29(S1):5-9.
3
刘飞.
简析古希腊哲学本体论的思想脉络[J]
.文学教育(中),2011(4):55-55.
4
刘丽锋.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及其现实性[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59-61.
被引量:1
5
张富国,解恩泽.
日本研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方法[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64-69.
被引量:1
6
郭辰,赵国林.
我国宗教工作的历史文化维度探析[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34-37.
7
周志雄.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现时代[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0(3):34-38.
8
王乐,张松辉.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正解[J]
.原道,2016(2):214-218.
被引量:2
9
李宏芳.
玻姆论有限与无限、自由与必然[J]
.科学文化评论,2016,13(6):34-44.
10
金远近.
简论自我认识[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3):43-46.
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