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前网络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的主要结构与特征
被引量:
14
The main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he pre - Web era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们把网络化到来之前的情报学学科体系称之为“前网络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前网络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主要结构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将这些观点归纳和总结为情报理论、情报工作、情报事业、情报技术和情报系统五个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前网络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的主要特征及对“大情报观”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评价。
作者
王知津
张桂玲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图书馆学系
出处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Services
关键词
结构
特征
前网络时代
网络化
情报学
学科体系
分类号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4
同被引文献
166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99
参考文献
4
1
周文骏,周庆山.
以信息为基点的情报学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1994,38(2):9-12.
被引量:11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情报学.图书馆学.档案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3
靳娟娟.
情报学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
.图书情报工作,1997,41(12):1-4.
被引量:11
4
刘植惠.
评“大情报”观[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2):69-71.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靳娟娟.
情报学理论体系比较研究[J]
.图书情报知识,1995,12(3):17-23.
被引量:11
2
王崇德.
关于情报学[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19(5):1-2.
被引量:10
3
王万崇.
情报学及其发展前景[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6,19(5):3-4.
被引量:22
4
本刊网上信息.从ASIS’99年会看情报学研究热点[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5):288-288.
5
严怡民.情报学理论研究.情报学进展(1994-1995年度评论)[M].北京: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1995.1-17.
6
卢泰宏.变革中的情报工作新观念与新方式[J].科技情报工作,1987,(3):2-5.
7
郭均.大情报观--对情报概念的哲学分析[J].情报业务研究,1988,(5):360-363.
8
普赖斯D.小科学、大科学[M].世界科学社,1982..
9
周庆山.
继承与创新:学科建设管见[J]
.图书情报工作,1997,41(2):4-4.
被引量:3
10
李纲.
情报学学科发展与展望[J]
.图书情报工作,1997,41(2):5-6.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54
1
陈恩理.
试论信息独立[J]
.情报资料工作,2002,23(S1):16-16.
被引量:1
2
李树森.
谈网络环境下的书目情报服务策略[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3(4):120-121.
3
李炳英.
网络信息传播对信息学应用研究的影响效应[J]
.情报杂志,2004,23(7):31-32.
4
李炳英.
信息传播的发展及其对信息学应用研究的影响效应[J]
.情报科学,2004,22(10):1184-1187.
5
李嘉琳.
从图书情报学系更名谈起[J]
.大学图书馆学报,1995,13(1):40-42.
被引量:4
6
文庭孝,刘刚,张洋.
我国情报学发展的危机种种[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4):342-345.
被引量:45
7
马费成,宋恩梅.
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历史回顾(Ⅰ)[J]
.情报学报,2005,24(4):387-397.
被引量:41
8
梁丽华.
近十年来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
.情报科学,2006,24(2):316-320.
被引量:4
9
刘福祥.
网络信息组织对信息学应用研究的影响效应[J]
.现代情报,2006,26(3):7-9.
被引量:2
10
李炳英.
网络信息组织对图书馆学应用研究的影响[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3):22-2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6
1
苏新宁,杨国立.
我国情报学学科建设研究进展[J]
.情报学进展,2020(1):1-38.
被引量:16
2
沈固朝.
两种情报观:Information还是Intelligence?——在情报学和情报工作中引入“Intelligence”的思考[J]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9(1):22-30.
被引量:26
3
卢绍君.
论情报学表层结构[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88,11(4):8-13.
被引量:12
4
黄立军.
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概述[J]
.图书与情报,1985(Z1):15-21.
被引量:2
5
钱学森.
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J]
.情报杂志,1983,2(4):5-15.
被引量:55
6
柯平.
当代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构[J]
.情报学报,2004,23(3):377-384.
被引量:31
7
文庭孝,龚蛟腾.
论情报学研究对象的变革及其学科发展[J]
.情报资料工作,2004,25(5):5-7.
被引量:20
8
刘钢.
信息哲学:科技哲学的新范式[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4):23-28.
被引量:8
9
李荫涛,郭俊义.
试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J]
.情报业务研究,1989,6(2):100-103.
被引量:5
10
胡昌平.
情报用户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情报探索,1994(4):1-4.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4
1
陈洪辉,罗雪山,张维明.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情报学学科建设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2):8-10.
被引量:2
2
李炳英.
信息传播的发展及其对信息学应用研究的影响效应[J]
.情报科学,2004,22(10):1184-1187.
3
马费成,宋恩梅.
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历史回顾(Ⅰ)[J]
.情报学报,2005,24(4):387-397.
被引量:41
4
李炳英.
粘着信息与用户创新对信息学应用研究的影响[J]
.情报科学,2006,24(2):189-193.
5
刘福祥.
网络信息组织对信息学应用研究的影响效应[J]
.现代情报,2006,26(3):7-9.
被引量:2
6
马毓.
网络时代情报学理论体系构建与发展研究[J]
.情报探索,2007(2):111-112.
被引量:1
7
孙玮,李福纯,范广建,王作东.
计算机网络与科技情报[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1X):11-13.
8
张荣勤.
网络环境下情报学理论体系的构建[J]
.新世纪图书馆,2011(7):10-12.
被引量:2
9
王知津,李赞梅,周鹏.
二十年以来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进展[J]
.图书馆,2012(1):50-54.
被引量:21
10
庄楠.
论情报学的类别划分[J]
.情报探索,2014(2):13-17.
二级引证文献
99
1
索传军,戎军涛.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与成因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5):28-42.
被引量:6
2
宿世明.
论文献[J]
.图书馆杂志,2005,24(6):11-15.
被引量:4
3
王运增.
少一分淡漠 多一分好奇——记者的社会职责与自身素养琐谈[J]
.新闻爱好者,2006(05S):35-36.
被引量:3
4
祁长松,李莉.
论军事信息资源学的建立[J]
.情报资料工作,2006,27(4):25-28.
5
余志红.
新时期科技情报人员知识结构探讨[J]
.贵图学刊,2006(3):8-9.
被引量:1
6
马大川,马越.
信息有序的理论框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677-680.
被引量:6
7
陈文勇.
论情报学理论范式的危机及其整合[J]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3):87-90.
被引量:9
8
陈亮.
公安情报学学科构建探析[J]
.情报杂志,2007,26(6):88-90.
被引量:12
9
唐超.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情报学发展研究[J]
.情报杂志,2007,26(6):91-94.
被引量:2
10
黄志芳.
国内外情报学发展小盘点[J]
.科教文汇,2007(09S):217-218.
被引量:1
1
邹春红.
刍议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研究[J]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33(4):71-73.
2
杨教.
“大”“小”情报观辨析——兼评某种“大情报观”[J]
.情报杂志,1996,15(1):3-7.
被引量:7
3
杨教.
“大”“小”情报观辨析——兼评某种“大情报观”(续)[J]
.情报杂志,1996,15(2):18-23.
被引量:2
4
刘植惠.
大情报观内涵的透视[J]
.情报杂志,2000,19(3):3-4.
被引量:6
5
曾蓉.
共词分析法与传播学研究[J]
.新闻前哨,2010(9):53-55.
被引量:1
6
李治森.
试论医学院校图书馆电子出版的采访工作[J]
.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报,2001(1):59-60.
7
孙玮,李福纯,范广建,王作东.
计算机网络与科技情报[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11X):11-13.
8
王胜光.
高技术R&D管理体制的结构与特征[J]
.科学学研究,1990,8(3):81-87.
9
杨先平,杨红.
我国动漫受众群体的结构分析[J]
.新闻界,2012(11):31-33.
被引量:19
10
刘安戈.
简论电视新闻音乐的结构与特征[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10):110-110.
情报资料工作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