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语法隐喻研究趋势及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的语法隐喻研究从理论引介阐释到理论论证完善,还表现出实际应用的特点,同时出现跨学科融合和跨语言对比的趋势,取得很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争议,如一致式定义的确定、隐喻式的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未来语篇层面、跨学科角度和多模态语法隐喻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作者
刘莲
机构地区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7期179-180,共2页
Overseas English
关键词
语法隐喻
一致式
隐喻式
跨学科融合
多模态语法隐喻
分类号
H04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8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10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张德禄,赵静.
论语法概念隐喻中一致式与隐喻式的形似性原则[J]
.外国语,2008,31(6):25-32.
被引量:47
2
李瑞芳,孟令新.
第二语言学习中语法隐喻对语言输入的影响[J]
.外语教学,2004,25(3):79-82.
被引量:31
3
林正军,杨忠.
语法隐喻的语义关系与转级向度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6):403-410.
被引量:48
4
范文芳.
试论语法隐喻的综合模式[J]
.外语教学,2007,28(4):12-15.
被引量:105
5
孙承荣,宋德生.
概念语法隐喻与学生英语语篇建构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
.外语学刊,2008(5):127-129.
被引量:14
6
马玉蕾,陶明忠.
语法隐喻·构式·类比映射[J]
.外语教学,2007,28(1):40-44.
被引量:28
7
黄国文.
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翻译,2009,30(1):5-9.
被引量:96
8
张德禄,赵静.
论汉语形似介名化产生的条件[J]
.外国语,2010,33(4):32-38.
被引量:3
9
胡壮麟.
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8(4):1-7.
被引量:334
10
胡壮麟.
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2(2):88-94.
被引量:249
二级参考文献
168
1
吴朋.
输入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一次实验[J]
.外语界,2001(3):53-56.
被引量:53
2
詹朋朋.
语言输入:学习者的主动建构[J]
.外语界,2001(3):23-26.
被引量:108
3
宋艳.
名词化的语篇功能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S2):20-22.
被引量:4
4
范文芳.
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J]
.外语研究,1999(1):9-12.
被引量:194
5
胡壮麟.
科学理论新发现与语言学新思维——兼评Goatly协和语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4):1-6.
被引量:25
6
赵艳芳.
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3):67-72.
被引量:375
7
朱永生.
英语中的语法比喻现象[J]
.外国语,1994,17(1):8-13.
被引量:104
8
林书武.
《隐喻:其认知力与语言结构》评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26(4):62-63.
被引量:25
9
胡壮麟.
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8(4):1-7.
被引量:334
10
刘宇红.
Congruence浅议[J]
.外国语,2001,24(6):43-48.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104
1
王晓慧,高菊霞.
法律文本的“的”字结构英译偏好研究——整合法律法规语料库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证据[J]
.中国ESP研究,2022(4):110-120.
被引量:1
2
师小磊.
逻辑语法隐喻之名与实[J]
.语言学研究,2020(2):66-80.
被引量:2
3
范晓宇.
《猫鼠游戏》中的语气隐喻分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2(6):32-34.
4
姜奕.
公众演讲语篇中名词化的劝说功能分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31):44-46.
5
阳花荣,谭占海.
“方便”的语义演变分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12):20-23.
6
曹静.
牛津大学网站英文简介中语法隐喻的元功能分析[J]
.现代交际,2020(14):57-59.
7
王冠杰.
名物化视域下的英语教学研究[J]
.现代英语,2023(12):38-40.
8
杨志芳.
美剧《小谢尔顿》中人际语法隐喻的功能分析[J]
.现代英语,2020(17):103-105.
9
张树筠,李美奇.
中国英语高级学习者学术写作的语法隐喻能力研究[J]
.中国外语研究,2021(1):36-44.
10
李玉晶.
戏源词汇泛化的隐喻、转喻机制[J]
.华中学术,2021(2):162-175.
1
潘玥.
概念语法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4):118-121.
2
俞乐笑.
浅谈精神分析与生理学的结合——从跨学科角度看精神分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09(24):140-141.
3
陈玉萍.
启发潜能启航未来——浅谈基于项目的跨学科融合课程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高[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0(5):33-37.
被引量:1
4
朱健,刘俊.
深化人文综合体验课程改革的思考[J]
.江苏教育,2017(74):30-32.
5
牛海燕,张斌.
《黄帝内经》两种译本语法隐喻理论下的对比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12):1773-1775.
被引量:1
6
徐奉臻.
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9):97-99.
7
罗欣,范春萍.
中外工程伦理教育研究述评——基于CNKI和WOS数据库文献的共词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18(2):169-179.
被引量:11
8
项成东.
隐喻和转喻对语法的影响[J]
.外语教学,2018,39(1):32-38.
被引量:6
9
李广德.
司法荣誉制度的法理逻辑与作用机制[J]
.政法论坛,2018,36(1):138-150.
被引量:5
10
李佩珏,李佳,侯莹,刘小庆.
传播学视域下的黔东南苗寨旅游翻译研究[J]
.海外英语,2017(17):111-112.
海外英语
2017年 第1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