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埋煤层覆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采用了显式拉格朗日差分软件FLAC3D进行覆岩变形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主要研究综放开采条件下,浅埋煤层顶部覆岩的变形破坏规律,利用FLAC3D有限元法模拟分析了石圪台矿典型工作面开采后1-2煤顶板覆岩沉降规律、应力特征和塑性破坏特征,并确定了煤层顶板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的高度。
作者
宋扬
机构地区
神华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18期24-26,共3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FLAC3D
数值模拟
浅埋煤层
覆岩变形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2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余学义,黄森林.
浅埋煤层覆岩切落裂缝破坏及控制方法分析[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4(2):18-21.
被引量:28
2
李凤仪,梁冰,董尹庚.
浅埋煤层工作面顶板活动及其控制[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5,22(4):78-80.
被引量:25
3
张玉军,康永华.
覆岩破坏规律探测技术的发展及评价[J]
.煤矿开采,2005,10(2):10-12.
被引量:43
4
侯忠杰.
浅埋煤层关键层研究[J]
.煤炭学报,1999,24(4):359-363.
被引量:107
5
钱鸣高,茅献彪,缪协兴.
采场覆岩中关键层上载荷的变化规律[J]
.煤炭学报,1998,23(2):135-139.
被引量:94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钱鸣高,缪协兴,许家林.
岩层控制中的关键层理论研究[J]
.煤炭学报,1996,21(3):225-230.
被引量:769
2
余学义.
地表移动破坏裂缝特征及其控制方法[J]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6,16(4):295-299.
被引量:24
3
钱鸣高,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修订本),1992年
4
钱鸣高,矿山压力及其控制(修订本),1991年,84页
5
官云章.瞬变电磁成像技术在冒落带探测中的应用[A]..世纪之交煤矿地质学术论文集[C].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9.463-465.
6
YU Xue-yi,WU Jiao-kun.The control of mining damage and ecosystem rebuilding about water-collapsible loess of the west China[A].中国西部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363-367.
7
余学义.采动损害及治理应用技术现状分析[A].科技创新与发展西安科技学院2002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科技学院,2002.27-30.
8
段中会,杨宏科,赵洪林.
陕北神府矿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几个问题[J]
.陕西煤炭技术,1998(2):31-33.
被引量:5
9
魏秉亮,范立民,杨宏科.
浅埋近水平煤层采动地面变形规律研究[J]
.中国煤田地质,1999,11(3):44-47.
被引量:18
10
于克君,骆循,张兴民.
煤层顶板“两带”高度的微地震监测技术[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30(1):47-51.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282
1
李志华,杨科,华心祝,李迎富,刘钦节.
采场覆岩“宏观-大-小”结构及其失稳致灾机理[J]
.煤炭学报,2020,45(S02):541-550.
被引量:15
2
伊永杰,王捞捞,朱卫兵.
超大采高综采面覆岩结构对矿压显现的影响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22,50(S01):42-47.
被引量:4
3
刘儒侠.
煤矿薄基岩条件下巷道掘进工艺分析[J]
.洁净煤技术,2023,29(S01):20-23.
4
付志亮,牛学良,王素华,高延法.
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定量化研究[J]
.固体力学学报,2006,27(S1):169-173.
被引量:13
5
刘洋,党西峰,吕文宏.
浅埋煤层开采顶板移动规律及强制放顶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08,36(10):5-9.
被引量:16
6
刘洋,张幼振.
浅埋煤层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27(1):116-120.
被引量:25
7
杨治林.
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岩层灾害控制研究[J]
.岩土力学,2011,32(S1):459-463.
被引量:13
8
张玉军,李凤明.
高强度综放开采采动覆岩破坏高度及裂隙发育演化监测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S1):2994-3001.
被引量:101
9
杨治林.
缓斜煤层长壁开采基岩老顶的不稳定性态[J]
.岩土工程学报,2013,35(S2):61-65.
被引量:6
10
潘岳,顾士坦,杨光林.
裂纹发生初始阶段的坚硬顶板内力变化和“反弹”特性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15,37(5):860-869.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5
1
姚邦华,周海峰,陈龙.
重复采动下覆岩裂隙发育规律模拟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27(3):443-446.
被引量:64
2
刘建,李忠华.
浅埋煤层覆岩移动变形规律分析[J]
.中国煤炭,2010,36(10):48-50.
被引量:7
3
徐永梅,姜岩,姜岳.
采动覆岩移动变形预计[J]
.矿山测量,2013,41(2):70-73.
被引量:3
4
翟英达.
采场上覆岩层下沉量计算的“模拟载荷”法[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12-14.
被引量:4
5
黄乐亭.
开采沉陷力学的研究与发展[J]
.煤炭科学技术,2003,31(2):54-56.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
1
1
刘树新,孙会龙.
重复采动下覆岩变形数值模拟[J]
.煤矿开采,2017,22(6):85-8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曹桂芳.
煤矿开采覆岩与地表地质变化分析[J]
.山西冶金,2021,44(3):138-139.
2
李文强,付国茂,陈宇.
下煤层开采诱发老采空区扰动机理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22(21):12-14.
被引量:1
3
马姣阳,陈生鑫,魏殿恩,张庆嵩.
基于诱导冒落开采的强制崩落区范围确定方法[J]
.金属矿山,2023(10):10-17.
被引量:1
4
程健维,盛树平,冉德志,马永侦.
基于IFM-KS模型的多层煤开采上覆岩层移动模型[J]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2024,6(1):34-47.
5
刘静波.
重复采动下采场围岩应力响应特征研究[J]
.山东煤炭科技,2024,42(9):112-116.
1
刘振伟,刘兵成.
充填开采对覆岩变形破坏影响的研究[J]
.煤炭与化工,2013,36(4):1-3.
被引量:2
2
尹立明,郭惟嘉,尹增德.
断层影响下覆岩破坏规律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59-63.
被引量:18
3
董东林,丁立峰,赵春景.
林南仓东一采区覆岩变形破坏数值模拟分析[J]
.煤炭工程,2012,44(4):76-78.
被引量:2
4
汪林,吴基文,宋中应,计平,杨智,胡雷.
厚、薄覆岩两带高度发育特征数值模拟研究[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34(3):8-11.
被引量:12
5
高召宁,应治中,王辉.
薄基岩厚风积沙浅埋煤层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15,35(6):77-81.
被引量:9
6
邹海,桂和荣,王桂梁,周庆富.
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J]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8,26(6):43-46.
被引量:49
7
霍清华.
水体下采煤的技术探讨[J]
.低碳世界,2013(07X):106-107.
8
张海峰,李文,李少刚,廉玉广,刘义新.
浅埋深厚松散层综放工作面覆岩破坏监测技术[J]
.煤炭科学技术,2014,42(10):24-27.
被引量:17
9
郑友刚.
充填开采覆岩变形破坏规律研究[J]
.中国煤炭,2016,42(1):44-47.
被引量:1
10
刘建,李忠华.
浅埋煤层覆岩移动变形规律分析[J]
.中国煤炭,2010,36(10):48-50.
被引量:7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